几天下来,闫霄也已经被杨和训练成了打海竿的高手,利用蚯蚓和烤得半软的红薯丁,每天都能够从小湖出水口处收获不少的鱼。
无鳞鱼,鲤鱼,鲫鱼,是这里最多的三种鱼,其中无鳞鱼有好几种,包括了牛尾子,黄辣丁和冷水鲶。
其中牛尾子个体是最大的,大的能够长到一斤以上,这种鱼就好像被拉长了的黄辣丁,从上往下看,就好像一根牛尾巴的形状,因此得了这个名称。
黄辣丁是大家熟知的鱼种,钓起来的时候会咕咕叫,所以在有些地方又被称为“黄鸭叫”。
这鱼贪吃,海竿被钓上鱼钩基本都被吞到了肚子里,解钩非常麻烦,因此一般都需要剪掉子线重新换新的子线,被吞掉的那个钩只有在剖鱼的时候重新取出来。
为了每天都要钓获不少的黄辣丁,到了傍晚收竿后,闫霄和杨和还有一项工作就是剖鱼取钩,重新绑扎第二天要用的子线,闫霄也因此完成了向钓鱼佬的进化,可以自行处理垂钓过程中的一切情况,不再属于钓“老爷鱼”的那类“初学者”了。
这种时候是瘾头最大的时候,闫霄每天为了钓鱼可谓“起早贪黑”,加上开蒙的地方选的好,以及新手保护期红利,营地每天愣是都有鱼吃。
鱼要做得好吃,最简单的就是鱼汤,而最受欢迎的鱼汤,莫过于酸菜鱼汤。
这甚至导致周至带来的酸菜消耗过快,逼得周至在营地里制作起了酸菜。
因为有温泉在,酸菜制作起来速度就可以非常快。
将带来的白菜,青菜切成细条,用盐拌上,待到开始出菜汁后将菜条挤干,这相当于揉制过程。
之后将新鲜的菜条放到饭盒的底部,面上铺上老酸菜,再将刚刚挤出的菜汁盐水倒回去,再将之前的老盐水也加进去,如果不够便加入当天新鲜的淘米水,将菜条全部浸没,然后将饭盒放到和体温感觉差不多的温泉水里,第二天就能够得到酸香脆爽的新酸菜了。
如此循环利用,酸菜就可以一直不断,为了增加风味,周至还往酸菜里加入了鹿耳韭臺,这个第二天用来切碎炒肉末,是一道早餐就粥的绝好菜式。
对于偶尔钓到的大鱼,如五六斤的鲤鱼,七八斤的草鱼,因为小伙伴们开始挑剔了,周至便将它们制作成熏鱼,同样用来早餐就粥用。
和干烧鱼,烤鱼一样,熏鱼同样属于“先炸后卤”,让鱼充分吸收料汁后变得滋味香浓的制作方法,不过熏鱼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和冷吃兔,张飞牛肉,旌阳斗鸡一般,可以“冷吃”,且做好后连吃两周都不会坏。
料汁很简单,适合野外制作,将鱼环切成厚块,下油锅炸到焦酥以后,放入用生抽老抽冰糖果酒蚝油五香粉调制成的料汁里熬煮,熬煮到汁液收干成浓稠的酱汁后,最后调入一点白醋,就可以放凉后夹到罐子里存放起来,每天取出一些佐餐了。
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气候适宜,运动适量,心情愉快,加上还有各种采集和野钓获得的成果,几天下来大家都觉得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都比来之前健康了不少。
每天早上朝霞照映进小湖的时候,就是大家玩水最开心的时候,就连麦小苗都已经能够熟练地潜水,而几个标准的懒虫,为了这样的奇景,也乐意爬出帐篷了。
就连小顺子都变得壮实了不少,每天都有温泉滋养,然后被叔叔阿姨们背着在山林里好奇地东张西望,或者在营地的草地毯子上被大家逗着玩,运动量也比在城市里边多了不少,晚上睡觉都睡得塌实了,都是一觉睡到大天亮,然后给大家表演一次超长的尿尿过程。
“明天就要回去了,真是有点舍不得呢。”晚上在漫天星光下的篝火旁,闫霄端着阿紫用找来的鲜茅根,麦冬,白耳,野白菊,蜂蜜制作的清热润燥茶,发出了感慨。
“诗情还得回去好好挣表现呢。”周至笑着伸出自己的钛合金茶杯和他碰了一下:“能以提前实习的名目进航空公司,这机会要好好珍惜,也得好好表现。”
“反正阿紫和沙马在这里。”梁红搂着阿紫的肩膀笑道:“就算肘子回蜀都了,咱们想来也照样来,对不对?”
“嗯!梁红姐姐你们要来,我们随时欢迎。”阿紫点头笑道。
“其实大凉山还有好多风景秀丽的地方没有开发出来。”吴仁中现在也已经有了州里重要干部的觉悟和格局,说道:“有人说我们蜀省集中了全国除滨海和沙漠以外的全部地理景色类型,而我发现,其实光是我们大凉山,就已经是这样了。”
“我们这里有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错,从海拔六千米的木里县恰朗多吉峰,到海拔三百米的雷波县大岩洞金沙江谷地,相对高差达到了五千六百多米。这样高差加上州里的各种亚热带干热河谷、稀树草原、断裂带,断块山、断陷盆地、断裂谷、冲积平原、洪积扇、丘陵、台地、雪山、冰川、多级阶地、喀斯特溶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