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八百一十四章 小智的最终级状态

第两千八百一十四章 小智的最终级状态(1/2)

    紧跟着Future domain在安盛的情报收集下,抢先一步推出了每个时钟周期发送两位数据的技术,直接将传输速率提升了一倍,可以达到160m!

    这项技术是昆腾一直在研究的技术,技术并不难,关键是思路巧妙,这项秘密被Future domain抢先一步,配合上自身的LVd,直接让昆腾苦心研发的80m每秒SCSI胎死腹中!

    竞争到此,四叶草集团通过安盛掌握的Future domain,终于赢得了世界存储设备传输技术的世界领先地位。

    到这个时候,西数的肠子都悔青了,但是新技术竞争就是这样,眼光不准,满盘皆输。

    到了今年,扛不住市场颓势的西数开始寻求合作,Future domain以控股股东的姿态,在短短一年过后重新并入到西数,不过这一次它却摇身一变,成了西数的主人。

    不过此举对于西数也并非没有好处,因为Future domain的安盛背景,使得西数的数据存储设备从原先的磁鼓磁头型硬盘,切换到了存储芯片型硬盘的发展道路上来,也算是获得了将来存储设备的先发优势。

    但是这些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在周至看来这些就是他以后世眼光提前布局世界优秀数据传输技术的红利而已,而四叶草本来就是存储设备和算力设备的优秀领跑者,理所当然地要关注到这里来。

    周至最看重这个新标准的重要原因,是因为Future domain小组将之扩展出了一个非常利害的功能——支持光纤通道,在没有LVd和“one beat two bite”这两项技术的加持下,都可以提供高达100m每秒的传输率!

    最搞笑的是Future domain团队在搞出这个功能的时候,压根就不知道自己这个发明会有什么技术前景,完全就是“光纤牛逼,先搞进我们的体系里来再说”的路数。

    这个扩展功能,完全就是为四叶草的算力矩阵量身定制的一般。

    首先就是算力卡的研发,作为插卡式纯算力设备,它的接口就是采用的SCSI接口。

    SCSI,其实就是Small puter System Interface的简写,翻译过来就是“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算力卡当然属于非常经典的Small puter System。

    其次是矩阵架构,需要高速大数据量的交换设备,SCSI-3的光纤+ LVd+“one beat two bite”模式,传输速度能够达到的上限为400m,足以满足当前和相当长时间内的发展要求。

    再其次是这个数据交换协议,本身还可以适用于通讯设备,也就是可以通过四叶草功能强悍的指令集,与04机无缝集成。

    唯一的问题,在于如何将SCSI-3协议与因特网结合起来。这是未来的趋势,也是全球级超大规模算力矩阵的发展趋势。

    这是未来的先发优势,必须要搞出来,周至将这个新协议称之为iSCSI,即在Small puter System Interface前面加了一个Inte,即互联网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这个一种基于因特网及SCSI-3协议下的存储交换技术已经搞出来了,相比以前的SCSI-3,iSCSI协议发生了三个革命性的变化。

    首先,把原来只用于本机的SCSI协议通过TCP/IP网络发送,使得设备的连接距离,可以通过互联网作无限的地域延伸;

    其次,将连接的服务器数量,从SCSI-3的上限提升至无限。

    最后,从单机架构升级到服务器矩阵架构,因此也可以实现在线扩容和动态部署。

    这么多好处,唯一牺牲掉的必须提供给TCP/IP协议使用的两个端口,使得计算机之间可通过高速的局域网集线来把集群模拟成为本地的储存装置。

    iSCSI甚至都不再需要专用的电缆,它可以在已有的交换和 IP基础架构上运行,因此iSCSI甚至可以成为光纤通道的一个低成本替代方法,当然这个发展方向并不是想要用普通电缆来替代光纤,毕竟光纤的优良特性是普通电缆不能比拟的,它的出现制式为了下一步研发基于以太网的光纤通道,即FCoE而已。

    有了iSCSI,就可以与任意类型的 SCSI设备进行通信,在周至未来的计划里,小智将是分布在全球的一个巨大的以太网系统,上面挂载着无数的算力矩阵和存储阵列,构成虚拟的算力中心和存储中心,为全世界的用户提供高可靠性存储集成服务和高效算力集成服务。

    算力矩阵和存储阵列内部,存在管理高速通讯交换的以太网光纤交换机,而各个矩阵和阵列之间,还需要构建更大更专业的通讯交换中心。

    这是小智的最终级状态。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iSCSI的完成在存储FC立项之后,虽然已经比周至所在的上一世时空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