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之我真不是诸葛卧龙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先生一定是对的!

第一百七十九章 先生一定是对的!(1/2)

                      “从普通士卒做起?”

    小乔的这番解释,让诸葛寻顿住了。

    仔细想了一下,若是不要求任何特权的话,吸纳一些荆州本地士族子弟。

    显然是有利于这只初生的后勤军在荆州城内站稳脚跟的。

    毕竟老话说的好,强龙不压地头蛇。

    更何况后勤军和强龙相比还差得远呢。

    吸纳这些荆州本地士族子弟,虽然或多或少会增加后勤军的管理难度。

    但是相对于一穷二白的百姓来说,这些本地士族子弟,受过良好的教育,见识也比百姓要多出许多,无论是在执行命令上,还是在理解意思上,都会强上许多。

    只要能让规矩管住他们,不让他们乱来。

    诸葛寻觉得这是可以激发正向效应的选择。

    “嗯,是呀,先生你觉得要不要让他们也进入招募名单中呢?”

    小乔点了点头,追问道。

    “让他们进吧,既然我们是公开招人,一视同仁这点要求还是没问题的,所有要求做官的,统一拒绝,另外想要入后勤军的,先去那边排队。”

    诸葛寻指了指那十几条长龙般的队伍,淡淡说道。

    “明白了,奴家这就去通知。”

    诸葛寻说完后,小乔语调轻快的应了一声。

    等待小乔通知那些想走后门的荆州本地士族子弟的时间,诸葛寻也没有闲着,直接带上了军事部部长廖淳,工程部部长肖丰,前往排队长龙处,准备进行后勤军人员招募。

    至于生活部部长老王,诸葛寻没有带上他。

    食堂的人手目前还是够用的,如果不够的话,到时候随时在各个部门中进行抽调即可,倒也不必专门进行招募。

    毕竟现阶段,只要能让后勤军的工人们吃饱即可,味道方面,他们是没有多少追求的。

    而且以这个时代的烹饪水平来说,除非诸葛寻亲自下场做饭,否则即便是想提高,其实也提高不到哪里去。

    而以后勤军如此庞大的规模来说,诸葛寻亲自做,显然是一个不现实的选择。

    所以这一点自然也就不在诸葛寻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随着军事部部长廖淳的一声高喊,后勤军成立后的首次招募,正式开始。

    “年龄?”

    “十九岁。”

    “家中有几口人?”

    “七口。”

    “是否成亲?”

    “成亲了。”

    “有没有孩子?”

    “有。”

    “在这里,写上你的妻子姓名。”

    “……长官,我不会写字。”

    招聘席上,廖淳按照诸葛寻的吩咐,开始了第一轮的调查。

    当然,随着问题的深入,调查过程中似乎出现了一些困难。

    面对着应聘者不会写字的困境,廖淳挠了挠头,有些尴尬的望向了诸葛寻,低声说道“先生,这可怎么办啊,我也不会写啊。”

    诸葛寻微微一笑,没有责怪廖淳的意思,只是说道“先记录下其他信息,剩下的,我会让已经识字和会写字的学员进行二次询问进行补充的。”

    “好的,先生。”

    听到不用他来写,廖淳顿时就松了一口气。

    但与此同时,廖淳心中也有不小的疑惑,开口问道“先生,为什么要询问这些啊,我们后勤军扩招,看体格是否健壮,有无不良行为不就可以了吗?”

    “这个呢,我一时间很难给你解释,以后你就会明白的。”

    诸葛寻想了一会儿后,觉得和廖淳解释这个问题太过麻烦了,索性放弃了。

    “嗯,末将明白。”

    廖淳知趣的点了点头,转身投入对下一个应聘者的询问当中,不再追问了。

    之所以不和廖淳说,倒不是诸葛寻刻意隐瞒他。

    简单来说,统计应聘者的家庭情况,其实是一种类似于社会调查,或者说大数据统计的手段。

    当然,就目前后勤军招募的人数以及规模来说,其实是起不到足够让调查具有权威性和可可验证性质的。

    但是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

    数据统计的基础,要从一开始就慢慢培养。

    等到积累到足够多的数据,对于这个时代,诸葛寻相信他会有着更加清晰的认知。

    这些认知,甚至是任何深度研究历史的学者都无法提供,也无法给予的。

    毕竟即便那些专门研究某个朝代历史的学者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们所接触到了历史史料,未必就是第一手资料。

    即便是记录在册的第一手资料,也未必没有后人粉饰修改、增添隐瞒的可能性。

    相比较之下,诸葛寻此时正在经历的时代,才是完整的时代。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诸葛寻愿意按这条路走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