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绝好的士兵,用上无双的兵器。
对一名将军来说,没有比这更令人兴奋事了!
“校尉。”荀攸的声音响起,“本官有一事相问。”
张郃收回兵刃,拱了拱手:“必知无不言。”
“陛下托本官相问,不知将军准备如何使用这般兵器?”
“陛下?”
张郃一惊,脸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既然是陛下相问,那肯定得无比郑重地对待才行。
良久后,他给出了回答:“在下以为,这陌刀乃是极佳的反骑兵刃,可命军士结成注重团体配合的战阵,如墙而进,这样对付骑兵冲击,必有良效!”
其实在早在冀州之时,针对北地那些来去如风的骑兵,他曾设想过一个兵种:
选取精锐步卒,每人不配盾牌,而是配备大戟和重甲,这样便可有效应对骑兵的正面冲锋。
兵种名字也想好了,就叫“大戟士”。
不过现在看来,这陌刀队一定比“大戟士”还要可怕许多。
张郃的脑海中已经幻想出了这样一幕:
刀光剑影的战场上,陌刀手们将武器挺在身前,明晃晃的刀林如墙而进。
等对方骑兵隆隆而至时,寒光齐齐舞动,上砍骑士,下斩马腿。
一刀下去,人马俱碎!
荀攸听了暗暗点头。
对方说得完全没错。
根据陛下所述和众人的研究,这确实就是陌刀的最合适用法。
看来陛下完全选对了人,张郃果然是一名天赋异禀的将领。
由其来领导铁鹰卫,是最正确的选择!
中军校尉的目光又望向了北方大地。
等数个月后铁鹰卫便能够踏上战场,到时候东北诸雄的精锐骑兵,就要遇到他们的最大克星了!
……
北方幽州,渔阳郡城。
为了尽快巩固在右北平取得的战果,中央军统帅卢植果断将指挥所迁到了更靠近前线的渔阳。
此刻,他和军中的高官们正在讨论接下来的战略。
此刻,他和军中的高官们正在讨论接下来的战略。
虽然入冬前的战略目标已基本完成了而且在开春之前也不需要再发动大规模攻势,但现在官军身上的压力仍旧很大。
原因很简单,入冬后受煎熬的可不光是大汉,北方的土著们也很不好受。
特别是草原上的那些游牧民,一入冬后粮食就变得格外短缺,所以每逢冬时,便是游牧民南下侵略的最高峰期。
中央军之所以选择在冬季转攻为守,除去不善雪地战等原因外,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目前诸将正在讨论,便是防御游牧民的问题。
卢植看向帐下众人,严肃地道:“诸位,冬日即将到来。为应对胡人南下,按照之前定下的战略,我等在开春前主要会采取守势,诸位有何建议尽可提出..。”
“今后的前线就是右北平了,下官建议向右北平加派兵力,以尽快修筑一批防御工事。”
“不能只着眼于幽州,并州、凉州也会受到游牧民侵袭。下官建议转移部分军队回到并州,否则皇甫大人的兵力会捉襟见肘。”
“并州可以兼顾,但凉州就鞭长莫及了。特别是除匈奴外,凉州还要面临羌人与月氏的压力,请大人向朝廷谏言,向凉州加派援军。”
“曹校尉提出的漕运也需尽快落实,可选取部分地区先行开漕,不然全部等到开春后再实施,肯定是来不及的。”
众将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这一刻,无论是徐荣、段煨这些董卓旧部,还是马腾、张绣这样的降将,都是尽心尽力地在为朝廷着想,甚至比那些根正苗红的将领表现地还要积极。
从一名令人唾弃的叛徒成为拥有光明前途的高官,这帮人比谁都更珍惜陛下给予的重生机会。
……
与此同时,北方草原。
一处营地内。
一名胡人骑士挂上弯刀,带着仅能维持五天的口粮,毅然跨马离开了部落。
不光是他,其他族人也纷纷在妻子、孩子充满希冀和崇拜的目(好李的)光注视下离去。
“`」轰隆隆!”
一支支自发结成的队伍在草原上奔腾,并朝着同一个方向聚拢。
他们将在一处预定的地点完成集结,随后加入到了一个更旁大的群体中。
所有人的目的都只有一个:
去南边汉人的地盘制造腥风血雨!
贵族们是为了劫掠财富和人口,以壮大自己的实力。
普通牧民则是为了在家中粮食耗尽前,给家人夺来宝贵的粮食!
草原上,浩浩荡荡的马队不断开往南边汉人领土。
一场声势浩大的生存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