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之天生帝王 > 第一百五十章 任务奖励套餐到来

第一百五十章 任务奖励套餐到来(1/2)

    将太守府清理完毕后,孙坚便派人将指挥部搬入其中。

    他正准备进入府内走动一番,耳边忽然传来了两位少年的谈论声。

    只听儿子孙策道:“张举看样子是自杀了,只是不知道那张纯是怎么死的?”

    “似乎是因手下哗变而死。”这是周瑜的声音。

    孙坚听了后,不禁暗暗摇头。

    官方军报上的确是写着“张纯因叛军内部哗变身亡”,但他知道,真正干掉这位渔阳叛首从而加快官军攻城进度的存在,极有可能是只归陛下掌握着的那支神秘力量。

    如今,随着叛首的毙命和叛军大本营的陷落,这股危害幽州多年的势力基本宣告覆灭。

    而曹操带领的部队也正以秋风扫落叶之态,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收复失地。

    相信用不了几天的960功夫,整个渔阳郡就会完全被中央朝廷所掌控。

    “接下来的战斗,就是在塞外了。”

    孙坚遥望东北方向,紧紧握住了双拳。

    ……

    数天后,洛都,皇宫内廷。

    刘辩正在和盖勋、朱儁二人一起讨论幽州军情。

    从前线回报的情况来看,目前事态进展地十分顺利,然而想在入冬前就彻底结束战斗,显然不怎么现实。

    渔阳叛军倒是问题不大,可乌桓人却不一样。

    他们军力强大不说,控制的地盘又基本远在塞外,这会让朝廷官军的后勤压力成倍增加。

    不过好在现在也不急着收回辽西之地,或者说,最好是让乌桓占据辽西一段时间。

    因为大汉与高句丽开战后,扶余、鲜卑等势力必然都会被卷进来,塞外地区很快就要乱成一锅粥。

    到时候盘踞在辽西的乌桓人,反而变成了“屏障”,可以为大汉挡掉其他几方势力的锋芒。

    这样一来,朝廷大可坐山观虎斗,甚至可以设法遥控战局,等到东北那几头老虎互相消耗地差不多了,最后再定定心心地出手收拾残局。

    “陛下深谋远虑,老臣叹服。”

    朱儁由衷地叹道。

    适才经过陛下的一番说明,他今天终于解开了疑虑。

    在一口气得到舒展的同时,老大臣也不禁对少年皇帝更加刮目相看。

    盖勋同样佩服不已,心中还感到有些汗颜。

    不是轻视陛下的能力,但想想我们这些沙场上征战这么多年的老将军,战略眼光竟然还不如一位深居宫中的少年,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不是轻视陛下的能力,但想想我们这些沙场上征战这么多年的老将军,战略眼光竟然还不如一位深居宫中的少年,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其实无论是军事能力还是谋划能力,少年皇帝当然不可能比得过这些天赋出众、经验丰富的国家栋梁。

    但刘辩现在是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在看待整体局势的时候,自然有着他人无法比肩的至高视角。

    当前这个决策的灵感,便来自于古今中外历代统治者总结出来的一套(aiae)概念。

    凭借这套概念,后来的大唐成功分化并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突厥帝国。

    而一千多年后的ying国也有一个与之有些类似的战略,叫做“大陆均势政策”。

    “目前官军士气如何?”

    刘辩开启了另一个话题。

    盖勋早就做好了功课,禀报道:“回陛下,军队气势如虹,后勤补给也十分充足。”

    随后,老大臣便一五一十地进行详细说明。

    “善。”

    刘辩耐心听完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和其他地方部队相比,中央军最大的优势在于其高程度的“职业化”,战士们不必为生产作业而烦恼,几乎没有后顾之忧。

    稳定的军心,也就意味着续航能力有了保障。

    按照盖勋所说,以中央军目前的状态,至少能在8个月内保持稳定的战斗力,朝廷完全不害怕打一场长时间的战争。

    “其他方面的军队呢?”刘辩又看向朱儁。

    朱儁行了一礼:“回陛下,目前已调集青州、并州、冀州三地的部分军队前往幽州支援,总数预计有三万人,其中大部分是临时募集的乡勇,不过战斗力不成问题。”

    刘辩思索了一番,道:“等来年开春后,大部分乡勇便可遣返回乡,但其中表现优异者需要大力招募,并将他们编入西园军或者帝都禁军。”

    据情况了解,这些来自地方的民兵队伍,确实有几支特别强悍。

    其中在沈炼传来的一封文书中,便着重提到了其中一支来自冀州常山的骑兵。

    这支部队由义从胡和当地汉人组成,领军者的名字非常眼熟——

    赵云。

    少年皇帝和两位老臣子又商议了一番后,便结束了谈论,准备回后宫。

    就在他伸了个懒腰想要起身时,脑中忽然传来了系统的提示声:

    “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