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不可思议!反派他逼着我抱他金大腿! > 第二百七十一章 妖女沈非念,行巫蛊之术

第二百七十一章 妖女沈非念,行巫蛊之术(1/2)

    朝中要杀顾执渊的理由有很多个。

    比如狡兔死,走狗烹。

    比如功高震主。

    比如拥兵自重不听王命。

    比如顾执渊今日出门时先迈了左腿。

    每一个理由都是充分成立的。

    而真正促使所有人齐心协力下定杀心的理由是——

    妖女沈非念,行巫蛊之术,怪力乱神祸害天下,渊王爷为妖女所惑,黑白不分是非不明,当,诛之。

    从南疆回朝的路很长,顾执渊走了很久。

    在这很久的时间里,乾朝盛传着关于妖女沈非念的传说。

    好事的说书人甚至编成了小故事,在天桥上茶馆里四处讲说换碎银几两。

    穿街而过的孩童们结伴而行,呼朋唤友拍手掌,唱巫女当诛贼王不忠的歌谣。

    艳名在外的歌姬会轻弹琵琶吟唱妖女那不存在的悲惨身世,博恩客一笑。

    ……

    一个人口中有一千个沈非念的模样,但在所有的传闻里,无一例外的是,她是个罪孽滔天为害人间的妖怪。

    口口相传之下,甚至有人将此番盛朝来犯的战事,也算在了沈非念的头上。

    都怨这个妖怪出入人间,才引得世上战祸不断。

    她是不幸的源头,苦难的征兆,悲剧的始端。

    若非是妖物,怎么能夺魂摄魄取人性命?

    黄雯他们甚至还来不及享受胜利的喜悦,就陷入了这场他们难以置信的口诛笔伐里。

    就像是不想让沈非念太早面对这一切,他们一路都走得很慢,好像只要这样,就能将那些无端的恶意隔绝起来,不被她听见。

    于是朝中的傅老拖着一副残躯,在京中四处游说,试图说服那些处心积虑要置顾执渊和沈非念于死地的人,让他们睁开眼看看,看看此刻乾朝的安宁和胜利是由谁得来。

    可谁会听呢?

    他们早就想顾执渊死了,终于等到这样的天赐良机岂会放过?

    于是风烛残年的傅鸿儒问天子顾雁礼,陛下呢,陛下是否也觉得,顾执渊当死?

    顾雁礼对这个在城墙扶了自己一把,对自己说“站稳站直”的老人家,充满了敬佩,也充满了愧疚。

    民意倒逼,群臣死谏,军中哗然。

    哪怕他贵为天子,如此沸反盈天的舆论,也早已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傅鸿儒还能做什么呢?

    面对这个荒诞可笑的局面,他还能做什么?

    他无法改变这一切,也无法抵挡所有恶意,他已经很老了,老得连骨头都啃不动,老得半截身子埋进了黄土,老得什么也改变不了。

    他最后能做的,无非是,送顾执渊一程。

    傅鸿儒也算是看着顾执渊长大,如何能不知道,真将顾执渊逼到忍无可忍的地步,他会做出什么事来?

    若他真的是个忠君之臣,他应该要提醒那位年轻得有些愚蠢的帝王。

    但他没有。

    他看着长大的孩子隐忍了半辈子了,是时候撒野疯狂一番。

    ……

    宫墙以内,一身便衣常服的顾雁礼正在御花园里教小皇子蹒跚学步。

    “肃儿,过来父皇这里。”他蹲在地上,伸着双手。

    肉嘟嘟的奶娃娃咿咿呀呀,走得摇摇晃晃,逗得顾雁礼开怀大笑。

    也许他曾经真的不爱沈之榕,但相处的时日这样长,又有孩子作羁绊,早也生出了几分情意来。

    沈之榕如今是越发的雍容尊贵,腕间戴着一只她最爱的帝王绿玉镯子,坐在一侧的椅子上,看着眼前这美好的画面,眼中满是柔情。

    她抬眼看向不远处的荷塘,这个季节荷花还只有尖尖角,她忽地就想起,以前的沈府也是有一池莲花的。

    很久很久以前,她也和沈非念坐在荷塘边的凉亭里赏莲饮茶。

    如今是怎么落得,自己要把她亲手推下地狱的呢?

    这一切,大概要从那个算命的说起吧。

    当初她从老家乡下回京城时,路上遇到过一个算命的。

    算命的对她说,她此去京中是大富大贵之途,切莫远离今日有心之人。

    今日有心,念。

    于是她有意与沈非念结交,不说多亲近,至少不互为仇敌。

    后来到了京城,她又遇到了那个算命的,算命的说,前路凶险,佛佑众生,且存仁心。

    于是她在当月十五去了国寺,折断了一只幼鸟的翅膀,得太后庇佑,入选秀女,踏入宫中。

    之后的一切都很顺遂,除了她催产那日。

    苍天可鉴,彼时的她,是真心想救沈非念,不存半分功利之心。

    她也从未有半分后悔那日的决定,哪怕险些让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不止是为了还沈非念的救命之恩,还为了那一丝若有似无的,姐妹亲情。

    她原以为,此生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