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李白止便转身走进了房间。
拿出了藏在枕头底下的纸,坐在桌子一旁认真地思考起来。
这些都是赵政这段时间的成果,他无论如何都不能讲起浪费。
不然会对不起赵政。
次日,科举考试顺利进行。
李白止和百名书生一同参加考试。
第一场并不是在皇宫中进行,他必须要通过一次次的考试,最终去皇宫参加殿试。
这也是科举考试中存在的弊端。
除了殿试以外,在其他的考试中难免会出现包庇的行为。
虽然皇帝也对这件行为明令禁止,但依旧阻挡不住这样行为的出现。
毕竟,不是每个官员都是公正无私的。
其中当然也存在一些谋取私利的人,导致科举考试发展到了如今的地步。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些参加殿试的人水平并不高。
真正凭借自己的能力走进皇宫的,赞在所有考试人员中仅仅只是少数。
“不知今年的科举考试结果会如何,希望有能力的书生能够真正被挑选出来。”
皇帝默默的说。
站在一旁的太子听到后,脸上露出了不屑的表现。
他在所有的书生中看中了一个考生,相信他一定能够取得状元。
到时候,对于太子争夺皇帝的位置能够提供很大的帮助。
毕竟,这名书生能够取得状元,完全就是太子在背后默默帮助。
太子相信自己选中的人,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
乡试激烈的进行着,所有的书生都在奋笔疾书。
而李白止却面露兴奋,这些正是赵政之前压中的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