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科举之后,我被李二盯上了 > 第四十五章 国之神器,曲辕犁!(求收藏!)

第四十五章 国之神器,曲辕犁!(求收藏!)(1/2)

    长安城,东郊皇庄。

    李世民还有民部尚书戴胄、司农卿窦静并民部、司农寺一行的属官来到了东郊皇庄测试曲辕犁。

    秦川科举献上曲辕犁,那时正是十一月,天寒地冻,并不适宜耕地。

    现在已经到了春月,万物复苏,大地解冻,才能进行曲辕犁的测试。

    “玄胤,这犁就是秦川所说的那曲辕犁?”

    看着眼前制造精致、犁铲打磨得银光逞亮的曲辕犁,李世民新奇的问道。

    “回陛下,正是曲辕犁,按秦川科举上所描述的大小一比一打造。”

    戴胄笑着答道。

    “这犁真有那么神?”

    李世民看着曲辕犁有些迟疑。

    他记得秦川对这犁的描述颇高,远超大唐现在所有使用的犁具。

    自秦汉以来,一直到现在大唐所使用的主要耕作方式还是二牛抬杠。

    因为所使用的直辕犁、长辕犁过于笨重,需要用两头牛的力气才足够拉得不那么费劲。

    到了东汉时期,发明了一种可以用一头牛就耕作的犁具——挽犁,也称一牛挽犁。

    挽犁的犁铧远比直辕犁、长辕犁要轻,犁身也要更短,使用更灵活,所以只要一头牛就可以拉得动。

    但挽犁因为在犁铧等关键部位上的省料,在耕种上效果并不突出,吃土浅,又不好受力,只能适用于小面积的耕种。

    而大唐的土地制度是均田制,每个成年男子都可以从官府领受一百亩的土地。

    其中八十亩为授口分田,二十亩为永业田。

    这一百亩的土地,为了方便百姓劳作,基本上都是划在一起,呈大面积方形授予百姓。

    所以,大唐绝大部分的土地上所使用的依旧是两牛抬杠的直辕犁和长辕犁。

    只是相较秦汉时期需要三人的两牛抬杠,大唐已经学会了给牛穿上鼻环,通过鼻环控制牛,而只需要一人就能操控两牛进行耕种。

    要是这犁真能达到直辕犁和长辕犁的效果,又能只用一头牛耕种,那可真就扎扎实实能够节约一倍的劳力!

    “回陛下,按照寺内的工匠所说,这犁确实比我们以往用的直辕犁、长辕犁还有挽犁都要更加轻便。”

    窦静笑着接上话道。

    “噢?比挽犁还要轻便?”

    李世民的脸上更多了几分兴趣。

    “是的,比常用的挽犁还要轻上三五斤重,也比挽犁还要更加灵活。”

    “这曲辕犁的犁身可以通过犁评、犁建进行调节,既可以深耕、也可以浅耕,既适用于大面积耕种,也适用于小面积精耕细作。”

    窦静精细的解说道,为了迎接陛下的检测,他也是做足了功课。

    “让人抬上去试试。”

    李世民闻声,跃跃欲试。

    要是这曲辕犁真有秦川说的那么神,那可真就是耕种的利器,是造福天下苍生的神器!

    没过多久,几名农夫就分别牵着几头牛过来了。

    这些人都是皇庄里的老农,耕种经验十分丰富。

    为了能更直观、更清晰的看到曲辕犁的效果,这些农夫将绳索把前来的牛分别绑住了曲辕犁、直辕犁还有挽犁。

    一会儿,他们将分别使用曲辕犁、直辕犁和挽犁进行耕地。

    很快,这些农夫分别赶着牛下地了,在众人的瞩目之中,三块田地开始了耕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众人脸上的神采逐渐变得精彩起来。

    使用曲辕犁耕种的速度远比直辕犁和挽犁的速度更快,而且耕地面积的差异随着时间的增加,差异越来越大。

    到了限定的半个时辰时,曲辕犁所耕地的面积已经达到了直辕犁的三倍,是挽犁的八倍!

    “这,这怎么可能!”

    看到这偌大的差异,李世民的脸上满怀着难以置信的惊异。

    虽然他知道秦川才华横溢,要不是曲辕犁真有比直辕犁、挽犁更好的作用,显然秦川也不会推举上来。

    可他却没有想到差异竟然如此之大,简直是云泥之别!

    而他也不可能知道秦川描述的这款曲辕犁,其实并不仅仅只是曲辕犁。

    这款曲辕犁是在唐代曲辕犁的基础上,由宋元时期进行的强化改良版。

    比起唐制曲辕犁,犁辕更短、更弯,减少了策额、压镵等部件,犁身结构更加轻巧,使用灵活,耕作效率也更高。

    要不是考虑到唐代的冶铁技术和钢铁产量有限,秦川还能将更先进的曲辕犁给设计出来。

    戴胄和窦静虽然也感叹曲辕犁的强大作用,但他们早在给李世民观赏之前就已经进行过多次测验了。

    相对于初来乍到的李世民,对于曲辕犁的强大,他们已经多出了一份免疫。

    李世民情不自禁地迈开腿,快步走到了田地里。

    相比于开垦的速度,开垦的质量同样也重要,吃土的深浅决定土地的质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