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科举之后,我被李二盯上了 > 第二十二章 想从我杜如晦手上要人,哪有那么容易!(求收藏!)

第二十二章 想从我杜如晦手上要人,哪有那么容易!(求收藏!)(1/3)

    “......”

    听到唐俭这话,在场之人都不由得变了变色。

    杜如晦嘴角微抽,“......”

    疑声问道:“为秦川而来?”

    “今天不是吏部铨选,我就想来看看那秦川是否真有那般才华横溢,能写下那道灭佛策论!”

    唐俭爽朗的说道:“我也不多待,看看秦川其人就走,不会打扰克明兄吧?”

    唐俭回答得很坦荡,也很直接,坦荡直接得让周围的众人都暗下吐槽不已。

    还从来没见过,抢人来得如此理直气壮、光明正大的!

    “不打扰,秦川就在里边,茂约兄请便。”

    杜如晦笑道,转头再看房玄龄、李靖、温彦博,“还不知玄龄兄、药师兄、大临兄,是为何而来?”

    “老夫也是为秦川而来!”

    有了唐俭的坦荡在前,李靖也开门见山的说道。

    “老夫也想看看能写下论战东突厥策论之人,是哪般的人物,玄龄、大临是陪老夫过来的。”

    论战东突厥,可是军国大策,要是对方真是大才,他李靖自当为对方引荐!

    房玄龄、温彦博笑着点了点头。

    他们也是为秦川而来,想见见这身负军国大略,一场科考震惊整座朝堂的人物!

    不过,李靖愿意挡在前边,他也自然乐得承意。

    “......”

    杜如晦可不相信房玄龄这位知根知底的好友对秦川没有意思。

    自秦王府以来,房玄龄对人才就是出了名的雅爱。

    每攻灭一方割据势力,军中诸人都全力搜求珍宝异物,只有房玄龄首先收拢人才,将富有谋略和骁勇善战的人安置在他的幕府中,然后再引荐给当时还是秦王的陛下。

    他杜如晦也是通过这位好友引荐而投奔到陛下帐下的。

    而温彦博自不必说,御史大夫,秦川的吏治改制可没少说要增强御史台对官吏的监管职能。

    单单一个房玄龄还好,可还有一个李靖!

    还外加上一个温彦博、一个戴胄、一个窦静、一个唐俭!

    包括他自己在内,一名御史大夫、两寺寺卿、三位宰相,四部尚书!

    他早就想过这些家伙会上门来要人,可也没意料到这些家伙一个个地都来得如此之快。

    “既然如此,那诸位兄台随我来。”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这些人都找上门来了,他杜如晦总不能把人赶走。

    这会儿,就是想把人赶走也赶不成了,就是赶走了也没用了。

    “下官刘林甫见过房相、李相、唐寺卿!”

    在刘林甫先进见礼下,秦川也跟着一一见礼,“晚生秦川拜见房相、李相、唐寺卿!”

    闻声,三人的眸光瞬时都紧锁在秦川的身上。

    李靖率先问道:“你就是秦川?进士科状元秦川?”

    “正是学生。”

    瞧见秦川的模样,三人各自颔首,转眼却又满眼诧异。

    丰神俊朗,气宇轩昂!

    眼前的年轻人体貌很是不俗,符合官员的形象。

    可实在太年轻了!

    怕是连冠礼的年纪都不曾达到!

    带着心里的疑惑,李靖不动声色地指着桌案上的试卷道:“这桌案上的试卷是你写的?”

    “正是学生所写。”秦川答道。

    李靖转身问道:“克明兄,老夫看看这试卷不妨事吧?”

    “药师兄请看。”

    事已至此,杜如晦也没有反对。

    这些家伙也都是老狐狸了,也没什么好反对的。

    李靖拿过秦川的试卷,房玄龄、唐俭等人也跟着凑了过来。

    看到试卷上那字,几人都眼眸发亮,直直点头。

    再细看行文,几人更不由得异目涟涟,寒气倒吸。

    房玄龄更按捺不住直接问道:“克明兄,这真是秦川所写?”

    杜如晦点头,如实答道:“这确实是秦川所写。我出的题,秦川在堂上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写下来的。”

    “不到一炷香时间......”

    嘶!

    几人纷纷咂舌,再看秦川,满眼喜色连连。

    “克明兄,省内还有要务在身,老夫先行告辞了!”

    李靖不置一词,将试卷放到案头,转身向杜如晦告辞。

    “药师兄稍后,我也一同回省,告辞了,克明兄!”

    房玄龄也紧接着说道。

    “民部也还有些紧急的事务要处理,克明兄,我也告辞了。”

    紧跟着,戴胄、窦静、唐俭也都一一提出了告辞。

    杜如晦道:“我送送诸位兄台!”

    回中书省的官道上。

    “药师兄、大临兄,此人大才呀,此子文笔就是我也多有不如,当到我中书省来执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