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知道巴尔提王子意在清月公主,也知道如今大越危在旦夕,可就是因为清月公主是最后的底牌,太子殿下反而不敢轻易让清月公主涉险了。
如果真如猜测一般,清月公主只身前往庆隘口和谈,若能换回皇上,那算得上巴尔提还有几分良心。
如果清月公主到庆隘口是羊入虎口,接下来太子殿下也不用再挣扎了,只能跟守城将士一起死在城墙上。
第一拨和谈使臣没被刁难被难为,但他们也没有和谈的资格,满脸胡茬笑得很程式化的巴尔提王子好好招待了他们一番,便将他们打发回来了。
不过,他倒是给了一个很有诚意的信号,当初给袁华的那块玉牌又让使臣送回来了,非得要袁华亲自前往才能作数。
果然如所有人猜测的一把,巴尔提王子要求清月公主前往庆隘口和谈,旁人不必再去。
清月公主被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官场老油条们又开始给太子殿下施加压力了。
既然巴尔提王子点了清月公主的名,那这个和谈使者只能是清月公主了。
可怜太子殿下正经历人生最艰难的时刻,大越风雨飘摇、皇上被掳,太子妃又刚刚滑胎,唯一的底牌清月公主又不敢一上来便打出去,只能握在手中拖延一段时间。
袁华从皇上被掳的时候就知道了,自己跟倪天恩很难再讲旧情了,就算自己亲自前往庆隘口和谈,不过是让他不费吹灰之力地得到袁华这个灵活的大脑。
至于大越,据林先生所说,巴尔提王子的铁骑已整装待发,只怕下一步就攻破庆隘口,直逼都城了。
袁华很感激林先生和明秀姑娘等人,明明知道接下来都城将会十分危险,依然守护在袁华的周围。
不仅如此,从前为袁华挑选培养的那些月卫,从月如月欣月瑶等几人已发展成为一直小军队,时刻守护在袁华身旁。
林先生和明秀姑娘是苏清墨的人,到这种关键时刻能陪袁华陪大越同生共死,确实对得起袁华了。
袁华看着性子软糯,可一旦决定要做什么事,倒真有些工科生那种一根筋性子。
现在她满心思地以为火枪能够阻止大越覆灭的命运,没日没夜地带了知识产权认定部的那群匠人研制、改进、打磨火枪,其他事一概没时间也没心情分心处理了。
自己身边多了这么多衣裳整齐的卫士,只能说明一件事,他们也意识到大越危矣,希望能够在最后阶段守护袁华。
一直到现在袁华都不明白这个剧情怎么会变成这样的,明明苏清墨该抵挡住倪天恩的铁骑,明明灭了大越的人是苏清墨,怎么偏差就这么大呢?
袁华废寝忘食地改进火枪,已经忘了问问第二拨第三拨和谈使臣遭遇了什么命运。
太子殿下使人来看了袁华好多次,可从没有开口让袁华亲往庆隘口和谈,倒是问了问知识产权认定部和清月公主都在忙些什么。
当他知道袁华正在研制一种强悍的秘密武器时,袁华的案头上居然多了一块兵符,都城守城军的兵符。
这本是太子殿下的责任,守城军从来都听命于皇上或者太子殿下的号令,只为大越生死存亡之际,与大越共沉沦。
现在太子殿下将兵符交到袁华的手上,基本上可以确定,他已将和谈还是死守的决定权交到袁华手里了。
袁华不知道太子殿下顶了多大的压力,但她知道太子殿下将大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袁华的身上,不啻于一个孤注一掷的赌徒。
太子殿下刚把兵符送到袁华案头上,皇后娘娘亲自莅临知识产权认定部了。
她自然知道袁华不去庆隘口和谈意味着什么,也知道自己儿子支持袁华的决定,可她私心里还是希望袁华能去和谈。
袁华死不死的没关系,如果大越最终都是保不住的,还不如让袁华去试一试。
能救出皇上自然是好,救不出,那就让清月公主为皇上开路吧。
若是平日里,袁华心中还是忌惮皇后娘娘几分的,毕竟是大越最尊贵的女人,如果不算上丽皇贵妃的话。
可这会儿袁华蓬头垢面满眼通红地跟着匠人们熬了这么多个通宵,就想着能在最后的关键时刻研制出火枪,哪里还顾得上她是不是皇后娘娘啊。
皇后娘娘在会客室等了许久,袁华连见一面的时间都没有了,若是能护得住大越,到时候你再怪罪我吧。
现在我真的没空分心做其他事了。
皇后娘娘来的时候还想着清月公主该有几分愧疚的,毕竟这场战争是因她而起,大越的灾难也因她而起。
如今只要她亲往庆隘口和谈就能让一切恢复原状,就能让皇上回到都城,就能跟于支国重修旧好,她居然龟缩在知识产权认定部装死。
看着知识产权认定部的种种摆设,皇后娘娘不禁怒火中烧,当初这知识产权认定部还是皇上开口才得以建成、才得以存续下来的,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