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巴尔提王子已经破了大越半壁江山,要钱要地要粮要女人,都给。
只要能保住大越另外半壁江山,别说是清月公主了,他连太子妃都肯给的。
关键是巴尔提王子不要啊,他只要清月公主。
年轻人,总是要经过生活的捶打才知道脾气不可以这么坏的,廷杖容易和谈难了。
也是因为太子殿下存了这样的心思,百官们自然也十分精明地揣测出了太子殿下的心意。
从朝堂上传过来的风气,也连带着世家大阀的千金小姐、公子哥儿们对袁华的态度出现了两极分化。
一拨人呢,也是恨不得袁华赶紧死掉,以泄心头之火。
谁让她这大半年来将都城大小事务玩弄于股掌间,出尽风头不说,还让大家如鲠在喉难受得很。
死了也好,没了这个祸害,新的平衡也会形成的。
都城可不允许一个四大都没进的女子如此翻手云覆手雨,总之公主必须死。
另一拨人呢,存了另一个见不得人的心思,这个心思可是大逆不道得很。
巴尔提王子冲冠一怒为清月公主,铁蹄南下攻城夺地也不过是为了抢清月公主,顺便杀杀大越的威风。
至于太子殿下等人设想的,将清月公主献出去以后,于支大越能否和谈一事。
太子殿下自然是希望能和谈的,和谈了,大家先中场休息一下,等大越休养生息完毕了,咱们三十年以后再打。
可谁都知道巴尔提王子手握五十万铁骑,这五十万铁骑可不是重文轻武的大越军士能够比得上的。
形势已经逆转,你大越皇族想和谈就和谈啊?
到时候可由不得你说话了,得有巴尔提王子开口。
他一路长驱直下,能动手直接抢了清月公主,会不会坐下来跟你像谈生意一样,买卖不成仁义在?
若是真这样,他也不会干出屠城这样的事了。
而且以巴尔提王子进攻大越的这架势太子殿下哪儿来的自信,于支国会同意和谈呢?
同意和谈了,还向大越俯首称臣?那巴尔提王子辛辛苦苦地打下这半壁江山做什么呢?闹着玩吗?
不用脑子都能想得到,巴尔提王子目的就是取大越,顺便劫个公主做皇后。
至于清月公主已经嫁给苏清墨了,能不能做皇后呢?
这件事就不要替新皇帝操心了,他发动这场战争本来就是为了清月公主,况且了于支异族人跟中原大越人不同,他们可没这种忠贞不二的想法。
当然,这个念头实在太可怕了,也属于人人心知肚明,但没人敢开口说出来。
谁要有胆子说出来,于支国还没来呢,城头旗帜还没变换呢,自己就先人头落地了。
因为大越都城世家大阀各有各的考虑,袁华这边的日子过得相当诡异。
要说她过得滋润吧,那也不能算,毕竟有一些恨她引发两国战争的,日日都想到知识产权认定部来骂她两句。
战火一起,总有人要牺牲的,总有人要受难的,总有人要背锅的。
时不时地,公主府门上会有人砸点臭鸡蛋啊、烂菜叶之类的,估计都是不爽她引发战争的。
可另一拨人呢,一想到袁华定是将来于支国的皇后,瞧瞧,他们心中已经帮倪天恩把国号都想好了。
一想到袁华是于支国的皇后,与其到时候再来巴结,还不如现在就巴结呢。
怎么巴结呢,清月公主不是最爱钱吗?
那就用钱在她眼前混个脸熟吧。
这样一来,奇怪的事情日日上演了。
明明袁华过得有些难受,可她账上的银钱却日日见涨,声音还挺好的。
林先生将袁华各项做营生的主意都扩大了些,至于暗中又培养了多少月卫,袁华已经数不清楚了。
反正袁华在都城里简直就像块臭豆腐一样,臭香臭香的。
苏清墨早就去了前线,虽然他是皇上密封的大将军,可大越到底重文轻武太久了,哪里是彪悍的于支铁骑的对手?
便是男主苏清墨带领队伍也不行,依然是节节败退,战况不容乐观。
不仅如此,陆思禹到现在还没找到,真正的生死未卜。
铁蹄之下,袁华第一次感觉到了身不由己,哪怕是男主帮了自己,也身不由己。
可这剧情为什么不按照原书的进行呢?
苏清墨当了大将军原本该护住大越的啊,怎么就能让于支国大破城池呢?
袁华这边还没煎熬完呢,有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出来了。
久不理朝政的皇上居然暂停了他炼制丹药寻仙的脚步,又一次出现在朝堂上。
太子殿下十分庆幸这个时候皇上出来主持大局了,皇后娘娘又适时地当起了不闻不问修身养性的闲散皇后,丽皇贵妃又高调地出现在皇上周围。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