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数不尽的银钱,袁华当真有了公主的富贵气度,或者说终于实现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当然,她还没来得及实践,毕竟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她还有些舍不得。
其实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袁华相当于一台赚钱机器,不断地想出各种点子,搜刮世家大阀的银钱。
可得了这些银钱,她也没做什么为所欲为的坏事,反而继续投入扩大生产经营中。
现在按照计划开始给她挑选月卫了,她反而更着急用钱了,这些人都是将脑袋挂在刀口上的,自己更应该多赚点钱,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为自己卖命啊。
至于到最后她跟苏清墨决裂的时候,这些人到底是听她的,还是听苏清墨的,她意识到有不对劲,可也不愿意继续深想。
也许是上一次苏清墨要回他的传家手镯让袁华有些受伤,也许林先生和明秀姑娘真心实意为她做了很多事,也许苏清墨在跟她互动的过程中,到底让袁华看到了另一面的人情味,袁华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个问题。
若是苏清墨借了她赚钱的能力,培养属于他后梁的实力呢?
袁华心软的缺点从来没有改变过,只是从前这些事,她以为自己狠狠心能做得了,到底失败了。
现在这种刀口舔血的事,林先生和明秀姑娘帮她做了,没暴露出她心软的这一面,她自己还觉得一切顺遂。
听说苏清墨快马加鞭赶回来,袁华的心情十分矛盾。
一方面是大越、于支国的局势有点超过了自己的预期,另一方面,她不知道苏清墨的到来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不利。
推恩令海选已经进入了公布结果的最后阶段,即使太子殿下在和谈的朝堂上吐血也没影响推恩令海选晋级名单。
就算丽皇贵妃去请了皇上的消息最终被世家大阀得知,这个时候也是大局已定了。
因为一直掌握着每日选票数据变化,最后的结果出现在袁华手中的时候,并没有让她有半点惊讶的。
果然跟自己设想的一样,晋级的百人中,分为三个部分,以四大家族为首的世家大阀果然都进来了,而且好像互相通过气一样,她们的排名都在二十到四十名之间,并不特别扎眼,也不特别落后。
而地方官宦小姐的选票就呈现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刷票刷得特别狠的,都在前二十名中。
家庭实力没那么雄厚的,或者说比较聪明的,都吊在尾巴上。
而自己一手炒作上来的以甲字一号为代表的那几个贫寒人家姑娘,零零星星地穿插在十名之前、二十名之间、三十名之间,吊车尾之间。
这个选票晋级结果一出来,基本已经是大越有头有脸有实力的人家了,以后袁华想要集资揽财都有明确的目标了。
至少到目前为止,推恩令海选算圆满完成了任务。
至于后面几轮的投票选举,袁华几乎可以预测到,基于大越于支国目前的局势,不会有这一波的好运气了。
太子殿下吐血争取来的时间,刚好够苏清墨日夜兼程从武安城赶过来向皇上汇报情况。
没人知道苏清墨跟皇上汇报了些什么,包括去跟皇上请安的丽皇贵妃。
丽皇贵妃相当沉得住气,这个时候了,她还能一笔一划地继续抄写佛经。
袁华心急如焚地守在边上,眼巴巴地等着丽皇贵妃给她透露点消息呢。
可丽皇贵妃满脸淡定地宽慰袁华,“月儿,不管接下来是什么局势,母妃算是保住你了。你且放心好了,你是我唯一的女儿,便是公主和亲,我也不会让你远嫁边疆的。”
苏清墨一回来,袁华自然是不能和亲了的,不管袁华想不想和亲,她都不用和亲了。
就算皇上不下旨,苏清墨也不会同意袁华和亲的,他早就松了口让袁华向皇上请旨赐婚陆思禹的。
袁华还在幻想苏清墨会不会在向皇上汇报此事的过程中,顺便帮自己请个旨呢?
再一想,怎么可能,就算是男主,谁给他的胆量可以过问公主的婚事啊?还向皇上请旨。
不过,自从苏清墨进宫面圣以来,袁华的心稍微定了下来。
不管怎么样,倪天恩这一波攻击算是失败了的。
若他想要公主联姻,只怕最后倒霉的不是乐阳昌平,就是自己刚刚宣布晋级的异姓公主里随便挑一人了。
袁华有这个信心,苏清墨会信守自己的承诺,让袁华嫁给陆思禹的。
“娘亲”
袁华注意到丽皇贵妃说的是“母妃”而不是“娘亲”,这个称呼让她觉得那个嚣张跋扈的丽皇贵妃又回来了。
可就算皇上召见了苏清墨,哪怕给他一个将军来做,丽皇贵妃依然挡不住皇后娘娘是太子殿下的亲娘啊,拿什么跟人家争呢?
袁华还是决定称呼丽皇贵妃娘亲,至少听起来亲切些,希望丽皇贵妃能够稍微清醒一下,不要想着跟皇后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