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参加这种百年难遇的皇家盛事,大越的老百姓还真是铆足了劲。
因为碧波瑶池在都城,大越最为繁华的城市,寸土寸金消费较高,让大家停下生产专门忙推恩令这事袁华没那么乐观。
推恩令又不是一两天能够完成的,开心个十天半个月的,该干嘛也得干嘛去了,总得吃饭不是?
到最后肯定就是都城世家大阀用银钱硬推自家女儿了,袁华就等着数银票。
袁华只猜到了都城世家大阀为了硬推自家女儿愿意花钱,没想到真正花钱最狠的,却是各地赶来参加推恩令的官宦小姐。
《大越吃瓜报》推恩令版原本是为都城世家大阀准备的捞钱奇招,到真正购买的时候才发现,世家大阀还挺沉得住气的,倒是这些地方官宦家族的扫货能力让人震惊。
刚开始就是到《大越吃瓜报》各个销售点直接全部端走,动作稍微慢一点都来不及开口,选票就没了。
三五天过后,大概还是看过了《大越吃瓜报》推恩令版上的排行榜情况,地方官宦家族陷入一种毫无理智可言的疯狂抢购状态,疯狂到直接守在知识产权认定部门口等着选票印刷出来。
明明印的是《大越吃瓜报》,还是一份让世家大阀十分看不上眼的、难登大雅之堂的八卦报纸,硬生生让地方官宦人家抢出了钞票的感觉。
好几次袁华偷偷躲在知识产权认定部里数银票都数得害怕起来,如果太子殿下和皇后娘娘知道我挣了这么多钱,他们会不会想将我抄家了?
在现实世界当画图狗的时候,袁华幻想过有一天自己数钱数到手抽筋,没想到这个梦想在这里实现了。
可这个梦想实现了,袁华却开始害怕了。
当初苏清墨告诫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时候,她还没想到自己目标这么大。
现在每天稍微关注一下《大越吃瓜报》推恩令版上的排行榜,基本上可以猜到袁华挣了多少银钱。
毕竟一张选票五两银子,抛开碧波瑶池现场观众投的选票,大概就是袁华挣的银钱了。
出入肯定是有,不过大越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了,袁华挣钱的能力那是大大的。
大到什么程度,大到袁华自己都担心有一天太子殿下或者皇后娘娘缺钱了,干脆将清月公主抄家就行了。
再一想,这不神经病吗?自己也是姓冷的,抄清月公主的家,那不跟抄了皇帝的家是一样的吗?
想想得亏有公主这个身份啊,得亏自己先就承诺了推恩令会上缴二百万两银钱啊。
虽然自己从中捞了挺多好处,可皇后娘娘金口已开,总不能再变卦吧?
虽然挣钱挣得战战兢兢的,可袁华还是相当高兴的,以身份、权势和信息差的优势挣钱,果然比自己在现实世界硬肝身体来得轻松啊。
怪不得现实世界那么多选秀节目啊,这也太挣钱了。
可惜带不回现实世界,要是能带得回去银票没什么用,最好带一口袋的金银玉器什么的,哪怕自己头上的这些簪子也行啊,自己也有了第一笔原始资金了。
用钱生钱,赚钱容易多了。
更让她惊喜的是,想不到香皂这个点子得到了都城世家的全力推崇。
由于袁华忙着印刷《大越吃瓜报》,没心思顾及翠玉庄里的生产,产量确实还没上来。
可香皂这东西确实比这个时候的胰子好用得多,洗手干净舒适,香味典雅、留香持久,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香味,除了贵一点,没什么毛病。
之所以定价贵,那是因为袁华的心思都在推恩令一事上,香皂没顾得上。
没想到没顾得上的这个副产品,因为《大越吃瓜报》送了些试用品,居然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哪怕袁华不是会计、销售之类的专业人士,她也知道香皂以及诸如此类的手工产品,将会在推恩令结束后席卷整个大越市场,从都城到地方,但凡有点能力的,必然以使用翠玉庄的东西为时尚。
袁华一激动,又给翠玉庄登记了一个知识产权认定令,以后香皂也好、口红也好,诸如此类的护理用品,全都得是翠玉庄的品牌,谁都别想模仿。
得亏自己聪明啊,先将知识产权认定部的铁律定下来了,否则香皂这种技术含量并不高的产品,售价又如此之高,谁不想模仿啊。
商业领域不是一直都有一句话吗,一直在模仿,从来不超越。
因为创新有可能会失败,付出极大的试错成本,而模仿,那就是复制别人的成功啊。
袁华的知识产权认定令将模仿的可能掐死在摇篮里了,谁敢模仿,大越的深牢大狱等着他呢。
而且还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金,多狠啊。
袁华聪明且胆小,刚开始在《大越吃瓜报》推恩令版上连续登了五天的选票排行榜后,她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选票会呈现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