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在诡辩。”
‘就算我淳于越无功无爵,但也为大秦子民,为大秦万世基业,难道我就不能代表自己为大秦之忠来死谏?’
淳于越有些癫狂的喊道。
“好。”
“你既代表自己来死谏,那本君姑且问你几句。”
“你既要大秦尊所谓祖制,施行分封,那本君问你分封制对大秦,对天下而言有何益处?”嬴祁凝视着淳于越,冷声问道。
“先祖之制,先祖遗泽,分封制自初夏之时就流传,便为我炎黄治天下之本。”
“如若施行祖制分封,有功之臣可封爵封侯,甚至封王。”
“分封诸侯为大秦建功,自然忠于大秦,必为大秦治理一方,于此天下大定。”
“这就是分封制的益处。”
“一则恩赏大秦有功之臣,展现大王隆恩浩瀚,二则让天下稳定,不再有战乱。”
淳于越义正言辞的道。
“这就是你的回答?”嬴祁戏谑的看着淳于越. .......
今天他忽然聚,集儒生发难,嬴祁还以为他能够有什么新花样,没想到还是几句老的托词。
他之所以聚,集这么多儒生,数千人,所依仗的就是聚,集民,意,觉得嬴政不会对他下杀手。
这就是他最后的依仗。
只要不杀他。
他就一直闹腾,就算最终没有成功让大秦施行分封制,但在这么大的影响下,他冒死直谏的名声也会传出去,这样他儒家也能够响彻天下了。
这,或许就是他的计划了。
“不错。”
“于大秦,于天下。”
“大王唯有遵循祖制,施行分封才能够让天下安稳。”淳于越抬起头,正色道,在这么多咸阳百姓的注视下,他说话和表现都是一幅正气凛然。
“好。”
嬴祁冷笑一声:“那本君问你。”
“可知昔日的商?可知昔日的周?他们是何下场?”
淳于越脸色一变,立刻道:“今夕只谈大秦施行分封,于昔日商周又有何关系?”
“你口中要遵循祖制,难道商周不是所延续的不是祖制?”嬴祁冷冷道。
“商周亡,乃是昏君当道,造成诸侯不得不反,国也不得不亡。”淳于越咬着牙道。
此话一落。
嬴祁笑了:“好,说得好。”
‘好一个商周亡是昏君当道,好一个昏君当道让诸侯不得不反,国不得不亡。’
“那本君如果换一个说法,商周灭亡,那是不是诸侯独大,想,要反弑君王?”嬴祁冷冷道。
淳于越脸色骤变。
周边的百姓的议论也在加剧,对着淳于越指指点点。
“淳于越。”
“本君告诉你。”
“自古以来,王权至上,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个道理难道你不懂?”
“你儒家不是自以忠孝礼仪为先。”
“可本君从你话里,本君听不出你对大秦的丝毫敬畏,没有对大王的丝毫敬畏,对大王,对大秦的丝毫忠诚,这就是你所尊崇的礼法?”
“朝堂之上,论国策之地,你却枉顾秦律,无端纠集这么多人挡住宫门,可为不忠。”
“这就是儒家的忠孝礼仪?”
“再而,你既知商周皆是亡于分封,既知祖制分封弊端,却违逆王意,还纠集如此众多儒生犯宫,你是想,要亡大秦?还是想谋逆?”
嬴祁冷冷喝问道。
“不,你...你这是...”
淳于越脸色变白,想,要反驳,却心神震动,不知道说什么。
“这....”
听到这话,再看着淳于越的表情,扶苏瞪大眼睛,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淳于越。
这一刻。
他觉得自己的这个老师非常的陌生。
“淳于越。”
“商周亡,皆因诸侯野心滋生,所谓愚昧遵循祖制,那便是自取灭亡。”
“如若我大秦实施分封制,广封天下,让天下遍地是侯,是君,是王。”
“十数载内,的确天下太平。”
“可过去数十载?百载?”
“岂不是又是一个乱世?岂不是又是同族相残?”
“你所谓的分封制,便是催生出了一个接一个的5.5野心诸侯,最终令天下大乱的根本。”
“这,就是你为大秦的忠?”
“你分明是要亡大秦,分明是要让大秦数千万炎黄百姓再次陷入战火之中,再次朝不保夕,民不聊生,再次陷入诸国大战,让战乱再次笼罩天下千百载?”
嬴祁冷冷喝道。
随而目光看向了围观的无数百姓:“大秦子民们,天下刚刚安宁,不会再有战乱,不会再有同族之间的杀,戮,大秦将施仁政,恩泽天下,恩泽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