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宋杀神 > 第十七章 童贯

第十七章 童贯(1/2)

    童贯逃回京城,宋钦宗已即位,下诏亲征,以童贯为东京留守,童贯没接受而是同徽宗南逃。童贯在西部边境曾招募青少年组成胜捷军,有近万人,他把他们作为亲军,守卫他的住所,这时又让这支军队跟着他。徽宗过浮桥出城时,卫士们紧随他的后面,有往桥上爬的,有抱怨的,有号哭的,生怕被丢下。童贯怕走得慢,命亲军射箭,有一百多人中箭而死,一路哭声,于是谏官、御史和人们议论纷纷,说童贯的罪恶。起初贬童贯为左卫上将军,连续降官,谪为昭化军节度副使,发配到英州、吉阳军。还没到地方,又下诏历数他十大罪状,命监察御史张澄沿他所走路线,到途中斩掉他,在南雄斩童贯。童贯被杀,他的头被带回京城悬首示众。

    童贯其人说白了就是为了保证自己荣华富贵可以付出一切的人。

    与一千年之后那位西太后有异曲同工之妙。

    童贯之所以派遣大量斥候探索燕京城附近的情况并不是为了重整兵马夺取燕京城。白沟河之败与刘延庆的惨败已经把童贯吓坏了。刘延庆是徽宗冲宠臣,画的一手好画,丢了小命是不可能,但是贬谪那是肯定的了。但童贯可不想丢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贵官爵。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原本的历史上童贯为什么会许下重金请金国攻下燕京城。

    王起想了想,说道:“撤至雄州的兵马有多少?”

    “不足五万吧。”

    “五万……”王起点了点头,道:“你们好好休息,我去修书一封,明日你们返回雄州将信交给童太师。”

    “是。”

    王起返回了自己的帅帐。

    残兵师的大营并没有设立在韩家村里,而是在韩家村以南一处临近水源的地方。

    主要是因为韩家村太小了,要是两三千人还能容纳的下,现在残兵师的兵力都膨胀到一万七千多人了,自然不可能还在韩家村里驻扎。王起的帅帐位于大营中央的位置,万人拱卫。王起回到帅帐,吩咐人做些宵夜,他则坐在案牍之后摊开了纸张思考起如何能够与大名鼎鼎的六贼之一的童贯搭上关系。

    徽宗时期。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靖康之耻近在眼前,庙堂之上据是溜须拍马之辈。

    但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太祖年间军人有能力是取死之道,仁宗、神宗年间军人也无出头之日。

    只有现在这个时代才是能够出得了头的时代。

    王起思考了好一阵,知道宵夜端上来,王起吃了一大碗汤饼之后才凝神下笔,很快几张洋洋洒洒的信纸就写满了字,在一旁给王起研磨的亲兵看到王起写的字不由得赞叹道:

    “将军写的字真好看。”

    “还行吧。”王起吹了吹纸上的还未干透的墨迹,然后将信递给亲兵:“封装起来,明日一早就给那些斥候。”

    亲兵点头走了。

    王起没有去睡,他坐在案牍后面沉思了好一阵,把那个亲兵又叫了回来。

    把信烧掉,王起又伏案重新写了一封信。

    亲兵在一旁看着王起笔力苍劲的写完这封信,说道:“将军为何不用陛下的瘦金体而用前唐的颜体?”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所创。

    而颜体则是唐明皇时期的颜真卿的字体。

    王起吹干墨迹,把信封装,道:“你读过书?”

    “是,小人读过一些书。”

    “那怎么会来当兵?”

    宋明两代重文轻武之风久已,素有好难不当兵这一说。宋朝的军队组成除了高官勋贵之后必定能够成为将军的人之外就剩下受灾的难民、穷的家中无粮的农户为从军。当然也有一些看着大宋日渐衰落所以弃笔从戎的,不过这样的例子太少了。王起面前这个亲兵看上去斯斯文文就是一个文人的形象,不像是会弃笔从戎的样子。

    亲兵回道:“小人不争气,两次科举均为入榜,家中又贫困就参了军给家里人换一些口粮钱。”

    虽然宋朝轻武轻的厉害,但是待遇却不低,要是活不下去了从军还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叫林敬。”

    “林敬……好名字,我记住你了,日后定有提拔。。”

    亲兵林敬激动的纳头就拜,连连说道:“谢将军,小人一定尽心竭力,不负将军栽培之恩。”

    第二天一早,斥候就带着王起的亲笔信返回了雄州。

    雄州至燕京城不过两百里的路程,即使斥候们为防不测昼伏夜出也只用了两天的时间便回到了雄州。

    接到信的童贯还在纳闷。

    他总领二十万征辽军,厢指挥使一级的军官他都认识,从未听说过一个叫做王起的人物。然而在拆开了王起的亲笔信之后童贯却忍不住赞叹一声“好字”。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行效。今上喜欢字画个奇石异宝完全不是秘密,可以说想要取得徽宗的信任不写一手好字不画一手好画那是不可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