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这些人不仅受常氏隆恩,也曾受过朱标隆恩的,不管怎么说,朱允炆那都是朱标的儿子。
在朱标其他儿子当不起这个储君之位的情况下,也只能是由朱允炆来接任了。
现在朱大福出现了,自然也就需一门心思扳倒朱允炆这个绊脚石了。
蒋瓛记录了满满的三大张,揉了揉自己有些酸疼的手腕,道“最近的有何要说的,贺良平诬陷吴王的目的可有证据?”
只凭这些是足以让朱允炆的真实面目大白于天下,但把贺良平诬陷朱大福的事情查出来,才能让朱大福清清白白的认祖归宗。
这也是朱元璋所希望的。
蒋瓛询问这些人略微沉思后,有太监道“冯安知道,他说听贺良平一个干儿子说的,这人过去找贺良平的时候正赶上贺良平与二太孙汇报说如何对付吴王,他没敢进去,扭头跑了。”
在宫中那就更没什么秘密可言了,只要是发生过的事情那绝对不能藏得住。
蒋瓛比这些人都着急,问道“冯安呢?”
有别的太监回道“就在诏狱关押着。”
蒋瓛当即慌慌张张起身,冲着外面吩咐道“快,快去把冯安提来。”
冯安这可是个关键人证,可不能出差错的。
校尉去提人的时候,蒋瓛就在焦灼的来回踱步了,等了大概片刻的功夫,外面终于有了动静。
蒋瓛直接跑到外面,把冯安提溜了进来,抓着他问道“你在贺良平那里听到了什么,如实说来。”
冯安之前被锦衣卫用刑的时候都没说,现在就更不敢随便说了。
不过,他之所以不说并不是要效忠朱允炆,若他打算深埋心底的,那就不会有人知道了。
他之所以不说是不敢说,他害怕这是朱允炆的考验,他若说了,那可就没命了。
毕竟,朱允炆身份非同一般,这样的人即便倒霉了也能捏死他的。
那太监则劝道“你知道什么就说什么,不会有事的。”
冯安能把这些话与这太监说,说明那是信任这太监的。
这太监劝说后,冯安当即开了口。
贺良平是怎么说的,朱允炆又是怎么回的。
就连当时两人所在的位置,包括当时两人脸上的表情,贺良平都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
这东西可是这些供状中最为宝贵的。
蒋瓛记录完毕,吹着纸上没干的墨迹,随之道“你们就在此等着吧,我马上就进宫,等着陛下旨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