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四合院:我成了傻柱他爹 > 第43章 盘走好几个小老头的玉佩

第43章 盘走好几个小老头的玉佩(1/2)

    技多不压身。

    何大爷变成了何宗师,最起码骑上自行车,不累了。

    之前去红旗公社,何大清一把老骨头都要散架。

    今天?

    要散架的是自行车!

    在我何宗师的身下,它吱吱格格,哼哼唧唧,和刚结婚的小媳妇似的。

    这个年代当然也别指望柏油路了,水泥路都没有。

    就是土路,上面还铺了一层沙。

    这么差的路况,二十公里,何大清只骑了二十分钟就到了。

    不是不能更快,但自行车真的受不了。

    何大清感觉自己再多用一点力,绝对会把自行车链条给蹬断……

    到了向阳村,看见赵耀祖正在驾驴车准备出门。

    赵耀祖见了何大清,一喜,“何老哥,这不巧了嘛,我正打算去城里找您呢。”

    何大清道:“怎么回事?”

    赵耀祖道:“您不是想收购老物件吗?”

    “我爹给你打听了,还真有这么三个人,有好东西想出手。”

    这个时候,赵千帆也听见动静了,急忙迎了出来,非常客气的把何大清请进屋,又给仔细介绍了一下情况。

    这三个想要卖老物件的,都是红旗公社的。

    一个是张家庄的。

    一个是吴家疃的。

    还有一个是李村的。

    以前,都是地主家庭,所以才有好东西传了下来。

    原本,都舍不得卖的,打算当传家宝传下去。

    但今年的光景,实在是难熬。

    不卖,也不行了。

    否则,人没了!

    传给谁?

    何大清一喜,真是瞌睡了就送枕头,李村的!

    太巧了。

    贾张氏的娘家,就是李村的。

    何大清道:“先去见见这个李村的。”

    “老赵啊,贾张氏的娘家,就是李村的。”

    “等会儿,若是能见到贾张氏的弟弟,那……”

    “见机行事。”

    赵千帆急忙点头,“明白,明白。”

    到了李村,见到了赵千帆的老朋友李瑞明。

    他今年六十多,有四个儿子,十个孙子孙女。

    货真价实的儿孙满堂。

    放在以前,这叫多子多福。

    现在?

    每天得吃多少粮食啊!

    全家都饿的两眼发黑。

    山穷水尽了,李瑞明本来就打算去城里卖点老物件,但,找不到门路。

    虽然大家都知道老物件好,值钱,但,没人收啊。

    在老辈子,着急出手的话,可以去当铺。

    现在又没有当铺。

    见到赵千帆领着人来了,介绍说这是城里来的何先生,专门来看看你家的老物件。

    李瑞明急忙客气的把人请进屋子里。

    放以前,他是十分讲排场的,来客人肯定得上好茶。

    现如今,是没条件瞎讲究了。

    儿媳妇端上来几杯白开水,就是最高的待客礼仪了。

    客气了几句,赵千帆道:“老李,有什么好东西想出手的,拿出来给何先生看看吧。”

    李瑞明点了点头,“何先生,稍等。”

    小步跑去里屋,过了一会儿回来了,拿着一个木质盒子。

    打开,盒子里一块玉佩。

    李瑞明叹气道:“这还是我爷爷当年阔气的时候,从帝都高价买的。”

    “据说是王府里传出来的东西。”

    “若不是实在揭不开锅,我是真不想卖。”

    李瑞明把玉佩放到桌子上,何大清才上手拿起来。

    千万不能从对方手上去接,否则一不小心掉地上,碎了,那算谁的?

    这也算是一个常识吧。

    何大清一入手,就知道了,这是上好的和田玉籽料,雕刻的玉佩。

    而且,显然盘走好几个小老头了,都包浆了,非常温润。

    何大清得到的是古董鉴定技能,可以断定这是好东西。

    绝非赝品。

    但,却是没有关于六十年后,各种文玩的价值信息。

    何大清穿越前,也就是一普通人,接触不到太高的层次。

    所以,古董这方面,也就是靠兴趣爱好,很浅薄的了解了一下。

    只能猜测,这玉佩放在六十年后,值个上百万,问题不大。

    轻轻松松。

    但究竟能值几百万,或者说能不能上千万?

    那就不好确定了。

    何大清淡淡的道:“老李,这物件,你打算卖多少钱?”

    李瑞明道:“不卖钱,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听老赵说,何先生可以搞得到粮食?”

    “若是可以,我打算用这块玉佩,换200斤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