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退下,让朕来 > 番外:姆妈最疼爱的臣子(上)

番外:姆妈最疼爱的臣子(上)(2/3)

子弟寥谦姐弟归乡祭拜,意外淘到一物。

    本以为是什么失传古籍孤本。

    买下来打开才发现是一份潦草治蝗策略。

    他起初没有在意,看了两眼来了兴致,研究了一整夜。回到凰廷,寥嘉立马寻了右仆射林风一起探讨,林风如获至宝。这份治蝗策略几乎是另辟蹊径,用了跟当世治蝗思路截然不同的角度,从数据来看大有可为。林风问明此物来源,当即命人循线索去找著作者。

    他们运气不错,还真找到了。

    这份治蝗是一对民间夫妇合著的。

    夫妇二人一生经历大大小小蝗灾不下二十次,每发生一次,全家上下都要陷入灭顶之灾。说来也巧合,他们夫妇都是受了李良花事迹鼓舞,才萌生了写这篇治蝗策略的念头。

    他们将发现的规律写了进去。

    可他们只认得几个字,只能委托同乡帮忙书写。怎料这名同乡心生贪婪,也知道李良花封爵一事,居然将这份策略据为己有,扭头又哄骗夫妇二人官府不稀罕他们写的东西。

    同乡偷偷将策略送去了本地官府。

    负责官吏只是看了几眼就将东西丢出来。

    【去去去,写的都是什么东西。】

    真以为人人都是李良花呢?

    同乡被落了面子,气急,将这份东西连同一些旧书低价卖给收书人,收书人集市摆摊忽悠冤大头买单。万万没想到会落到寥嘉手中,而寥嘉又很感兴趣,最终还引来了林风。

    若策略可行,或许能从根本解决蝗灾。

    经过夫妇二人多年观察,二人发现蝗虫产卵地点跟附近水位有关系。一旦天时干旱,滩涂裸露,便有蝗虫在此地产卵。若此时雨水骤增,水位上涨,滩涂上的虫卵便会死亡。

    也就是说,关键在于水。

    若能通过控制水从而控制蝗虫产卵规律,不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蝗灾的源头?林风为此查阅了大量蝗灾时的水位数据,率众奔波了数月,发现农人夫妇所言确实有道理。至于策略里面养殖鸭苗去对付蝗虫,此法已实行多年。

    根据策略所言,治蝗要先修水利。

    水利项目要先实地考察,在实验地点尝试这条治蝗思路,若是真正可行便能普及康国容易发生蝗灾的重灾区。这些水利项目可都是规模不小的工程,光是地方财政还远不够。

    王庭这边还要补贴不小数额。

    偏偏本地财政又被户部查出了猫腻。

    于是才有了荀贞与沈德外出办差。

    荀贞对沈德的能力没什么担心,只担心她被保护周全,心肠太软。那地方连谋杀人证都干得出来,可见此行要生出多少腥风血雨。

    下值之后,沈德借着差事去了荀贞府上。

    荀贞府邸一分为二。

    左院是荀贞在住,右院是荀定一家子住。

    其实父子俩早就分家了,完全可以分府各过各的,只是荀贞一看到工部报上来的赐宅修建账单,他心疼得不行:【金窝银窝住得,狗窝也住得,又不是什么金尊玉贵的主。】

    父子俩非得各自修建大宅院吗?

    户部这边资金很紧张好不好!

    也不知道节省,实在气人!

    荀贞主动压下其中一套的修建,父子俩挤在一起住了。说是挤在一起,其实整个赐宅大的不行,别说家里就这么点儿人口了,再多个十倍也能住得舒坦。荀贞此举竟让不少臣子掩面羞惭,他们再也不背后蛐蛐荀含章抠门了。

    人家户部尚书是真的廉洁大义啊。

    沈德刚在左院坐下,公西斗便跑了过来。

    “殿下登门,怎么不让人喊一声?”

    荀贞道:“阿斗,别无礼。”

    “我与阿姊亲如手足,算不得无礼。”

    公西斗听到这话笑意更浓,上来就给沈德熊抱,皱着脸撒娇:“如圭,好想你啊。”

    “我也想念冠权。”

    公西斗年纪比沈德大好几岁,但她心性单纯,又自小养在公西仇身边,与沈德接触一多,二人感情自然深厚。随着公西斗成年入军营,沈德上朝辅政,二人见面机会才少了。

    如今见面,自然有不少话要说。

    荀贞在一旁看不过去,咳嗽了好几声。

    公西斗笑着上前给荀贞捏肩捶背,哄道:“阿祖,我这不是好久没看到如圭嘛……”

    荀贞叹气:“殿下是储君。”

    “是储君也是如圭呀。”

    荀贞:“……”

    不多时,右院派人请荀贞几人去用餐。

    除了公西斗这个女儿,荀定与公西来又陆续生了两子一女,膝下一共四个孩子。两子都到了上学年纪,唯有幼女还在牙牙学语,时常被公西仇带着入宫玩儿,沈德跟她也熟。

    “球球~”

    沈德笑着弯腰将她抱起。

    “仇叔现在不在。”

    小女娃眨了眨眼,张嘴流着口水。

    指着屋外方向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