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直指事实本质的话,罗杰·艾伯特的手蓦然收紧,铅笔的尖头咔一声断裂,脸上浮了一层怒气。
对方说的是真话,却是所有影评人都在刻意回避的真话!
这种真话如果成为公众和好莱坞的共识,他们以后在收益巨大的暑期档的影响力必然急剧下滑,收入更会锐减,甚至会沦落到只有颁奖季才能突显自己的存在!
终于,在罗杰·艾伯特冷冷的眼神中,电视机中的年轻导演退场了,但接下来的版块,似乎是专门针对前几天他和吉恩·西斯克尔的看电影节目。
电视机画面中播放的是《生死时速》《勇闯夺命岛》和《独立日》一些镜头的混剪,搭配着罗杰·艾伯特听来完全是鼓吹的声音。
“从《生死时速》开始,冯一平·罗森伯格的影片就被很多影迷所喜欢,并且在《独立日》达到了一个高峰,上周末三天中,有近万人次先后走进影院观看了这部影片,并且创造了影史最高的万美元的首周末票房成绩,他的电影为什么如此受欢迎?”
“冯一平·罗森伯格重视观众观影体验,有三点做的非常棒。”
“爱爆炸!爆炸多,影评人觉得烦,但观众觉得钱花得值。而且冯一平的爆炸跟其他人的爆炸不一样,以前炸汽车,后来炸岛屿,现在炸宇宙飞船,次次都会给人惊喜。从《生死时速》到《勇闯夺命岛》再到《独立日》,冯一平·罗森伯格的爆炸场面次次都能让观众感到全新的震撼。”
“画面美!广角大场景用得多,画面看起来心旷神怡。《生死时速》和《勇闯夺命岛》高速公路上翻车、爆炸,视角跟着轮胎转,这些都是其他电影里很少见到的,冯一平·罗森伯格展示给观众的,总是最新鲜的刺激。”
“题材巧!冯一平选择的电影题材,都是高度概念化的,很喜欢用非常规类型的背景设定,比如《生死时速》主人公集中在高速狭小空间带来的紧张刺激,比如《独立日》人类被逼到绝境誓死反击!高度概念化作品光是凭借故事梗概就能吸引人,电影没上映呢,已经先声夺人了。”
“其实有句话用来总结最为合适,冯一平·罗森伯格拥有吸引观众的天赋!”
坐在那里,罗杰·艾伯特渐渐恢复了平静,这个节目完全是拿他和西斯克尔抨击的方面作为宣传点,把他们嘴中黑色的东西漂染成了白色,按照《独立日》这几天的票房走势来看,恐怕宣传效果不会差……
关掉电视机,安静的思考了一段时间,罗杰·艾伯特不得不承认,在现在这个时间段与一位暑期档热门导演和影片比拼,并不是明智的选择,似乎自己也该逐渐收敛了,不要弄到最后不好收场。
他会在影评人威力最大的颁奖季等着冯一平·罗森伯格!北美电影市场蓬勃发展,每周都有新片上映,但众口难调,不一定每个人都喜欢同一部影片,为了吸引影迷乃至普通观众去电影院观看电影,映前映后的宣传工作非常重要。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宣传是为了激发潜观众的好奇和兴趣,吸引观众走进影院贡献票房。
而冯一平肯站到幕前,与影评人对喷的目的,就是为了制造话题热点,促进宣传。
《独立日》极低的专业评分和超高的观众口碑以及票房数字,构成了奇特的景观,如果将这一话题炒爆,必然会引发相当多人的好奇——为什么影评人评价那么差的影片,会有这么人去看?年轻的冯一平·罗森伯格的影片究竟有多吸引人或者说多烂,才能引发如此大的争议?导演为什么罕见的对职业影评人开火,只是为了反击还是说对自己的作品极具信心?
这是曾经的爆炸贝最常用的宣传手段之一,他和影评人吵的越凶,走进影院的观众反而越多。
虽然网络这一载体暂时无法应用到实际宣传中,但华纳和福克斯极其背后的媒体平台足够强大,轻易就能引爆话题。
至于实际效果,最能体现的就是统计数据。
月号,周二,随着独立日假期结束,所有上映的影片必然迎来票房下滑,《独立日》的单日票房直接掉下千万级别,落到了万美元!
冯一平登上福克斯的节目,正是周二晚上,这个节目不但通过全美第四大电视网进入千家万户,还在第二天被时代华纳和新闻集团旗下众多媒体拿出来炒作,与依然对他和《独立日》攻击的影评人直接开战,吸引了大批热心人士的关注,不少好奇者也走进影院,想看看这部引发如此激烈争吵的影片到底是什么模样。
周三,虽然还是工作日,《独立日》的票房却迎来了小幅度的上涨,单日报收万美元!到了周四,这一数字再次小幅度攀升,达到万美元!
随后,一份调查数据转到了冯一平手上,抽访的观众中有近百分之二十原本没有观看《独立日》的计划,是因为好奇而走进了影院。
宣传炒作完全达到了冯一平想要的结果。
影片至此上映一周,总计在北美收获亿万美元,在成功破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