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传奇浪潮1992 > 第772章 我对你,嘴对心

第772章 我对你,嘴对心(2/3)

物。

    这套启蒙书籍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读起来如唱歌般。

    前世的年,冯一平穿越之前不久,民谣歌手赵照写出了这首歌。旋律简单,平铺直叙,歌词简单,几乎是从书中照搬,只是在最后段加了几句。

    有人听了直皱眉头,觉得这是一首催眠曲。

    有人却喜欢的不得了,好似捡到了宝贝。

    有人听不出这首歌有什么寓意。

    有人却听到了声韵之美,听到了简单之美,听到了生命里一种最为朴素的,木讷不能说的情感。

    这种情感似乎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只能用歌声来传递。

    “天浩浩,日溶溶,弯月对长虹,

    我对你,嘴对心,九夏对三冬,

    我对你,嘴对心,九夏对三冬,

    我对你,嘴对心,九夏对三冬,

    我对你,嘴对心,九夏对三冬……”

    最后段的不断重复,好似一个结巴想要说出心中的情绪,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清楚的表达,平淡之中,有着某种轻轻的哀愁,有着某些淡淡的感伤。

    人生里,有太多太多的表达,有些美好,有些悲伤,有些激昂,有些平淡。

    美好有美好的美好,悲伤有悲伤的美好。

    激昂有激昂的美好,平淡有平淡的美好。

    冯一平借这个舞台,致敬经典,致敬悲伤,致敬平淡,致敬美好,致敬音乐,致敬前世今生那无数木讷无法言语的人们心中对情感最真挚的表达。冯一平演唱的从头到尾,没有掌声,没有喧哗,没有摇头晃脑,没有歇斯底里,整个剧场就像是变成了一个人独吟的亭台,只有琴声飘扬,只有歌声低回,只有一束灯光一个人,只有一个声音一种感情在每个人的心头回荡。

    很多年轻人其实听不太懂这首歌,可他们却被简单的旋律给吸引住。他们听多了摇滚,听多了舞曲,听多了电音,本来不太喜欢这种慢悠悠浅吟低唱的歌,可今天不知道怎么,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心情竟然不再浮躁,而是耐心的去品味其中的韵味。

    中年人目不转睛的盯着台上的冯一平,他们经历了社会的磨练,早已经过了不羁的年纪,比起“吵闹”的摇滚,“刺耳”的电音,他们更喜欢这种安静的唱歌方式。尤其是歌声里那些蕴含着华国文化精髓的味道,更是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令他们忍不住的流露出会心的微笑。

    最喜欢冯一平演唱的却还不是年轻人和中年人,而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听到那些幼年时候需要背诵的词句,不禁有些惊讶,也有些喜悦。

    惊讶的是现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居然还有人记得《声律启蒙》这么一本不在任何现代教学计划中的书籍。

    喜悦的是听到了幼年熟悉的声音,令他们好像穿越了时间,回到了那些懵懂的年纪,背诵着“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的美好词句,其实并不太理解其中的意思。

    每一代人,都有着每一代不同的审美。有人喜欢,有人觉得普通,但大家都能安安静静的感受着歌声中的魅力,感受着文化的熏陶,直到冯一平唱完最后一个字,琴声骤停。许多人还沉浸在余韵当中,愣怔了几秒钟才醒过神来。

    “哗”,掌声响起,不知道里面有多少是出于喜爱。也不知道有多少只是出于礼貌。

    冯一平和任菲菲冲台下鞠躬,安静的退场。

    走在回休息室的通道里,两个人什么都没说。匡志佳和孙晓梅本来想说点什么,见两人平静的样子,也不敢多说话了。

    其实冯一平和任菲菲没想太多。只是该做的都做了。想要表达的也表达了,过瘾之后,心里有点空虚。

    至于成败,其实他们真的不太在乎。

    回到休息室的公共区,和李浩林杰打了招呼,大家一起坐下来看电视屏幕上正在播出的安苏演唱。

    安苏致敬的是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红楼梦》,这曲《醉红楼》很有古意,融合了《红楼梦》中的词句,旋律内也加入了不少古风古调,还运用了古筝长笛胡琴二胡等乐器。令得整首歌呈现出了一种雅致的年代感。

    李浩抚掌赞道“安苏大哥的词句功力够深,这首歌的编曲也做的妙啊。”

    任菲菲道“这应该也算是华风歌曲吧?”

    冯一平点点头“这首要是不算,那就没有什么华风歌曲了。”

    等到第五位出场的赵丽莎表演,和前面四个人截然不同,一曲《我是白骨精》赫然带有浓烈的舞曲风,明快的旋律令得很多人都跟着摇摆起来。

    她的歌词也写的既有特色,当中一句“我是白白白白的白骨精,你是香香香香的肉唐僧,亲你一口咬你一口吃掉你……”

    冯一平听的哈哈直乐,他虽然对赵丽莎的印象不太好。但不得不承认这个小女生在创作上还是有一套的。用这种歌曲来致敬《西游记》恐怕也就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