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昊,”吴楚之放缓了语气,带着理解的笑意,
“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我知道让你分心兼顾技术和管理,对你来说就像硬逼着搞纯理论物理的去搞工程落地一样别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能感受到孔昊在适应新角色时的挣扎。
让一个沉浸在代码世界的天才去管人、管事,其中的煎熬可想而知。
孔昊猛地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用力地摇了摇头,“楚楚,压力这东西……该我担的,我不会推!也不会躲!这不是压力的问题!
我想说的是……”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又像是在回忆某个细节,然后以一种不太确定但充满探寻的目光看向吴楚之,
“也许……我也不清楚哈,你现在是不是需要一个特殊的……软件?”
“哈?”
吴楚之真的愣住了,不明所以,“啥玩意儿?我要啥软件?”
孔昊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眉头锁得更紧,似乎在努力回忆那个模糊的概念,
“嗯……一个……量化对冲高频交易软件?你现在搞外汇,需要这玩意儿对吧?”
噗!
吴楚之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或者咖啡喝多了产生了幻听!
他整个人瞬间懵了,身体都不自觉地往前倾了倾,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和巨大的震惊,
“昊昊,你懂这个?!你啥时候开始研究这个了?!这玩意儿……”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确认自己兄弟是不是在开玩笑,“你懂量化对冲高频交易?!”
量化对冲的概念在学术界和华尔街或许早已不是新事物(可以追溯到七八十年代),量化交易软件在国外某些顶尖机构里也早已不是秘密武器。
但在2002年初的华国,尤其是在吴楚之的认知里,孔昊应该还完全沉浸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算法优化这些领域。
高频交易?
这玩意儿对交易硬件接口延迟、网络环境、底层系统优化、核心算法模型等等的要求,已经远远超出了孔昊目前涉猎的范围!
更别提结合国外复杂的金融市场交易规则(比如T 0、做市商机制、熔断规则等)了!
最关键的是,国内全市场T 1orT 3甚至T 5的年代,基于可买空卖空机制前提下的量化对冲高频交易,交易个屁啊!
‘难道……昊昊也重生了?!’
这个荒谬绝伦又令人惊悚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吴楚之的脑海,让他背后的汗毛都微微竖了起来。
他死死盯着孔昊的眼睛,试图从那片清澈里找出一些异常。
被吴楚之这过激的反应吓了一跳,孔昊反倒不好意思起来,他烦躁地用力挠了挠那头标志性的蓬松头发,一脸“你别逗了”的表情,
“我特么的懂个屁啊!”
他郁闷地说道,“我对金融那套玩意儿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吴楚之悬着的心稍微放下了一点,但疑惑更重了,“那你怎么突然说起这个?”
“是这样的,”孔昊解释着,“去年寒假的时候,我有一个红客圈子的玩得挺好的朋友,叫梁文锋。
我们第一个版本的网吧管理系统和管家婆财务软件,其中好几个环节的代码就是他写的。
这家伙……脑子有点轴,技术上贼特么有想法!
那个寒假在网上闲聊时,他突然跟我提过这么一个构想,说想开发一套啥啥量化交易的系统。
他觉得国外那帮人搞的太复杂,想用他的算法模型弄个更牛叉的出来,然后卖到国外去挣美刀。”
孔昊摊了摊手,一脸往事不堪回首状:“一听他这个想法我就觉得头大无比。
这玩意儿得懂国外的金融交易规则啊、各种接口标准啊、风控策略啊……烦得很!
全是我不懂也不想费劲去搞懂的破事!
关键是我们当时在准备高考啊,虽然我保送了,但你知道,我要考状元的,哪有这个闲工夫?
再加上他那会儿自己也只是个初步想法,模型细节都没敲定,感觉纯粹是脑子一热的瞎折腾。
我就直接跟他说:太麻烦了,滚蛋吧!你自己玩去!”
孔昊越说声音越小,脸上开始浮现出明显的懊丧之色,显然从吴楚之此刻骤然变化的凝重表情中,他已经清晰地判断出一个事实:楚楚非常需要这类软件!
而他,因为一时的嫌麻烦,把可能帮上大忙的一个机会给推掉了!
早知道就……
他其实不高考直接保送也行的。
吴楚之听完孔昊的解释,心中恍然大悟,那点疑虑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剧烈心跳!
梁文锋?!
2002年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