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一对,有啥好说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如小吴总所说,每一份来自市场的‘她力量’,都将化作点点星火,照亮乡村教育的漫漫前路。”
她的目光扫过台下那些写满期盼的脸庞,眼神愈发坚定。
她微微侧身,指向身后的大屏幕。
“正是基于这1300万善款的落地保障,莞玥基金会有幸在此宣布——‘繁星点梦’战略的首期成果将于此刻呈现!
我们首批资助建设的200所标准化电脑教室,选址已经完成!”
她的话语如同开启宝藏的咒语。
屏幕上的画面切换成一幅清晰的华国地图。
随着秦莞清越果断的一声“点亮”,地图之上,位于中西部广阔土地上的那些鲜为人知的小地名旁,代表一所所乡村小学的光点,如同被神秘力量唤醒!
一个…
两个…
十个…
五十个…
一百个…
二百个!
从零星的微光到璀璨的光带,从点染到燎原!
如同真正的繁星坠入凡间,又似希望的种子在贫瘠之地破土而出,那200个温暖的光点在雄鸡版图上执拗地亮起,汇聚成一片令人震撼的光之群落!
配乐适时响起,是孩子清澈纯净的合唱,与这视觉的盛景完美交融。
“啪啪啪啪啪……”
掌声再次席卷整个礼堂,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持久、更加热烈、更加发自内心!
许多人眼角湿润了。
他们看到的不仅是光点,是地图上的坐标,更是200个乡村小学孩子们突然靠近的梦想大门,是信息世界向最偏远角落投射出的第一缕真实曙光。
教育部的领导们更是感慨万千。
他们深知这每一颗“繁星”背后那沉甸甸的分量——那是教育资源分配的巨大突破。
接下来的记者提问环节,气氛热烈而有序。
前几个问题围绕项目的落地实施细节、师资培训保障、后续扩张计划展开。
秦莞的回答条理清晰,数据精准,对基金会工作的熟悉程度远超许多人的预期,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掌控力。
她偶尔会不动声色地扫一眼身侧的吴楚之,眼神交汇的刹那,便有微妙而坚定的力量在传递。
然而,阳光之下总有阴影。
当一位戴着金丝眼镜、面色矜持的男记者拿到话筒时,空气的温度似乎悄然降低了几度。
“理事长您好,我是《科技前沿》杂志的记者。”
他的声音字正腔圆,透着一股子“专业审视”的腔调,
“首先,我非常敬佩莞玥基金会和果核科技为乡村教育投入的诚意与资源。
不过,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科技产业的人,我对您所采用的‘998元教育机’解决方案,有几点专业上的疑虑,不得不提出。”
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地射向台上的秦莞。
“998元的成本,在当前乃至未来几年的市场环境下,对于一台完整意义上的‘计算机’而言,几乎是贴着成本线,甚至可能是‘零利润’或者‘负利润’在运作。
这让我不得不怀疑其核心配置所能支撑的极限性能。”
他语速不紧不慢,措辞却如手术刀般精准,
“根据目前主流产品性能和价格模型推断,998元的产品,其芯片组大概率只能支撑最基础的文本处理、简单的中小规模办公软件运行、极其有限的网页浏览功能。
对于图形处理、大型程序、多任务操作、主流的多媒体或编程学习软件……
这些构成‘数字化教育’核心要素的功能,这台设备恐怕都力有未逮!”
他稍微提高音量,问题愈发尖锐刺耳,
“那么,我们要如何定义‘标准化电脑教室’?莞玥基金会所谓的‘数字未来’起点,是否仅仅停留于让孩子们认识键盘、熟悉鼠标、打打字而已?
这种层面的‘数字化’,距离我们城市孩子正在经历、国际社会正在加速推进的编程、共享协作等真实图景,是否存在一个巨大的、令人绝望的数字鸿沟?
一个几乎跨越代差的鸿沟!”
记者深吸一口气,仿佛在积聚批判的力量,抛出最后的诛心之问,
“请问理事长,您是否在潜意识里,认为乡村的孩子只能配拥有一个‘象征性’的数字化起点?
用这所谓的‘惠及数量’换取宣传效果,让有限的资源‘名义上’覆盖更广的面,是否意味着您和您的基金会,已经默许了在看不见的地方,无形中牺牲了这些乡村孩子本应平等享有的、高质量现代化数字化教育的核心权利?
这会不会是在公平的旗帜下,对资源不平等和起点差异的又一次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