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开局:一个民国位面(诸天从茅山开始) > 第五十四章:出尘子

第五十四章:出尘子(1/2)

    第二天...

    张恒前往了青云观。

    算起来。

    青云观属玉清一脉,据说传于唐时,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几起几落,虽然没有茅山派,天师府,全真道,神宵宗,白云观这些地方出名,但是在两京之地也算得上大观,信徒众多。

    只是今天来的不巧,赶上了秋雨。

    等到张恒抵达青云观时,雨越下越大,十米之外的景象已经看不清了。

    “这位居士,因为下雨,山上路滑,我们观主已经吩咐过了,今日暂不接待香客,如果居士无处可去,向左200米有家客栈,只需说是观中信众,便可留下避雨,还能领到一碗免费的姜汤喝。”

    看到张恒走来,守在山门雨亭下的小道士,还以为他是来还愿的善男信女。

    “这位师弟,我不是来还愿的信徒。”

    张恒打了个稽首,再道:“还请你向观主禀报一下,就说茅山张恒求见。”

    “茅山?”

    小道士穿着蓑衣,人不大,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有凭证吗?”

    “这枚玉佩你可认得?”

    张恒从脖子上取出茅山玉佩。

    小道士一看,赶忙行礼:“青阳子见过师兄。”

    上清,玉清,太清,三教一家,张恒出身上清派茅山宗,小道童出自玉清派青云观,论起来大家都是同门。

    “有劳师弟上山禀报,就说茅山张恒求见。”

    张恒看了看外面的大雨,又从腰间的钱袋内掏出两枚大洋:“师弟回来也去酒楼要碗肉汤喝吧,也好暖暖身子。”

    “多谢师兄。”

    看到钱,小道士嬉笑眉开,直道:“师兄稍等,最多一炷香我就下来。”

    说完,小道士戴好斗笠,穿着蓑衣往山上去了。

    张恒目送着他的背影。

    要不是不合规矩,他真想直接上去,这样多方便。

    可惜不合礼数。

    他是来求见青云观观主的,直愣愣的上去,听到他来,青云观观主是出来见,还是不出来。

    这大清早的,万一刚刚起床,还没梳洗,出来见他多丢面子。

    不见吧,人都到了,去大殿一等半个时辰,你这架子也太大了。

    低头不见抬头见,搞不好就要结仇。

    所以不是关系太亲近的,前来拜山,没有自己直接闯进去的,都要事先通报。

    人家要是不见你,会有一套说辞。

    见,派个人下山迎你,你往山上走的这段时间内,人家那边也有个准备。

    一炷香后。

    小道士连蹦带跳的下了山,向张恒邀功道:“师兄,本来我们观主还准备睡个回笼觉,被我直接给叫醒了。”

    额...

    张恒知道自己来的不是时候。

    下雨天,人都打不起精神来,谁不想在床上多睡会。

    可他又不能不来,自打来了天京地段他总是心绪难安,还是正事办完抓紧去长白山吧。

    “你们观主,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张恒打着把油伞,跟在小道士身边问道。

    “观主吗?”

    小道士想了想,回答道:“爱干净,还有点自恋,人倒是挺不错的,而且很会做生意。”

    “做生意?”

    张恒愣了愣。

    青云观观主会做生意,这是夸赞吗?

    不该说道行高深,宛若仙人吗?

    压下心中的惊异,张恒不在言语。

    ......

    青云观位于山上。

    从山下的雨亭上来,不多不少,正好三百六十五个台阶,暗合周天星斗之术。

    走完这三百六十五个台阶,青云观的观门映入眼帘。

    一眼看去,道观风景秀丽,殿宇不少。

    可惜因为下着大雨,大殿基本都关着门,香客和道士就更看不到了。

    “师兄,观主在三清殿内等你,你进去吧,我还要去山下给信徒们指路。”

    到了三清殿门口,小道士打了个稽首便告辞了。

    张恒回施一礼,随后看了看写着‘三清殿’三字的匾额。

    想到小道士之前提过,青云观的观主是个爱干净的人,于是将油伞合起来放到外面,又踏了踏脚这才进去。

    “福生...无量天尊!”

    张恒刚一踏入殿门,便听到了一声礼赞。

    “福生无量天尊。”

    张恒止步,对着供奉在大殿内的三清像行了一礼。

    行完礼后,他向殿内看去。

    入眼,只见在三清像前盘坐着一个三十左右,一身白衣,发髻上插着一枚白玉簪的青年道人。

    “贫道出尘子,添为青云观掌教真人,不知道友所来何事?”

    出尘子拂尘轻甩,气度非凡,一看便是有道真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