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仵作惊华 > 一江风09

一江风09(2/3)

弟一个意外而死一个下落成谜,只怕也是这两个村子多年来最诡奇之事。

    既无旁的祸事,吴越的尸骨便更有检验必要,待一群人挖出腐朽的棺木时夜幕已至,村郊野地里火把煌煌,只能照亮巴掌大的地方,再加上夜里外头滴水成冰,宋怀瑾命人去附近村户里寻来草席,裹了吴越的骸骨返回驿站细验。

    待众人深一脚浅一脚的回到驿站,已是戌时过半,刚进大门,柳絮般的大雪便纷纷扬扬落了下来,骸骨仍被送回余鸣住的厢房,加上章老伯的尸首,几乎与义庄无异。

    戚浔眼睫上又结了一层霜,她进门搓了搓脸,又用了一口热饭便开始验骨,几乎同时,大理寺从莲花村带回了一具尸骨的事亦传遍了整个驿站。

    杨斐和祈然几人闻讯赶来,林巍亦过来探看了片刻,很快回去对傅玦道“大理寺带回来的是一副骸骨,属下去时只看那姑娘在拼接骨头,人骨有百多块,她一块一块的也不知要拼到何时去,至于死者身份,听说是村里多年前意外溺死的一个小子。”

    傅玦道“看来案子和村里死过人有关。”

    “说死的不止一个,还有个姑娘失踪多年。”

    傅玦又道“楚骞明日便到京城,再让他查查白日他们问的薛明理是谁。”

    他们行军之人,随行总带着信鸽,没多时,林巍便将消息送了出去,待他回来便听傅玦道“去等着,看看她验骨能验出什么来。”

    林巍觉得傅玦有些奇怪,却不敢顶嘴,于是嘟囔着朝外走,“意外溺死的,还能验出什么来,主子怎么忽然对仵作验尸起了兴趣?”

    灯火通明的中堂内,戚浔正在摆弄一副人骨,“死者耻骨角小,髋臼朝外向,坐骨结节不外翻,颅骨粗糙,骨壁厚,是男子骸骨,死亡时耻骨后缘出现并外翻,当时他的年纪应当在十九岁上下,生前身量应当在五尺左右。”

    宋怀瑾道“吴越死的时候是十八岁,她姐姐当时是十九岁。”

    死者血肉皆腐化,如今只能从骸骨推算个大概年纪,倒也相差不大,吴越坟墓靠着村里人修缮,棺木朽烂垮塌,骸骨与沙土埋在一处多年,骨头上蒙着一层土垢蜡质,戚浔一边除垢一边搜寻骸骨上的痕迹,程序之繁琐细致,外头等的人都难以忍受。

    杨斐道“村里人的死难道还和余大人与辛将军的死有关?”

    吴涵和刘榭也颇有怀疑,吴涵道“虽说也是十二年前出的事,可此人是意外溺亡,与驿内关系不大,如今还是紧要查余大人和辛将军的死才好。”

    宋怀瑾摇头,“驿内十二年前不曾出事,反倒是临近的村子有些祸端,万一正好有关系呢?且此人死亡的时间正好是建元二十一年五月初,那时正好春闱结束放榜没多久,按理说殿试也已有了结果,考中的若是外放,正是他们离京之时。”

    余鸣和辛原修的具体入住时日文书上已看不清了,可从时间上推算,的确如宋怀瑾所言,祈然道“时间上吻合的确极可能有关联,只是此人死了多年,这一副骸骨能验出什么呢?他可有哪处骨头断了的?”

    戚浔已将一副人骨拼出,众人一眼望去,并无明显断骨伤,而戚浔在仔细清理骨头,看起来像是徒劳无用,宋怀瑾自十分相信戚浔,“若是验不出古怪,那此人便是溺亡,但凡死因有异的,戚浔定能验出来。”

    吴涵和刘榭对视一眼,眼底有些不认同,杨斐和祈然虽未明显表露,却也觉得希望不大,林巍本是来随便看看的,瞧见这幅景象,倒希望戚浔真能验出异样。

    “大人,他并非溺死。”戚浔头也不抬的开了口,“当年尸体发现在水塘,黄老伯说水塘内多淤泥与水草,若吴越在内溺亡,其肺管内必会吸入水塘内淤泥,而后尸体埋入西北坟地,淤泥也会随之保留,掘坟时我已看过,西北坟地为黄黏土,与骨头上的土垢一模一样,因此我猜测他并非溺亡。”

    杨斐忍不住道“万一他就是没有吸入淤泥呢?”

    戚浔弯唇“在混浊的水塘里这几乎不可能,人落水会挣扎扑腾,无论如何都会扬起泥沙来,不过大人不必着急,只要并非溺死,找到他的死因并不难。”

    杨斐挑了挑眉,一副拭目以待模样。

    窗外雪絮飞扬,堂内灯花噼啪作响,周蔚剪了数次灯芯,就在众人等的焦躁难忍,觉得今日验骨不会有结果之时,戚浔深深呼出了一口气。

    “大人,有结果了——”

    宋怀瑾从困顿中清醒过来,连忙走到戚浔身边去。

    戚浔指着死者肋骨,“左侧第二根肋骨和第三根肋骨发现了裂痕,分别在第二根肋骨下缘和第三根肋骨上缘,伤痕的位置笔直,皆为锐器伤,这样的伤痕,是有人用类似匕首之物刺入两肋间留下的,这两根肋骨之下是人之心脉,刺入必死,当年吴越当是死于此,后来被抛尸水塘,被发现时严重,这才未被发现。”

    “有人杀了吴越!”宋怀瑾拧紧了眉头,“可吴越死了,与余鸣他们有何关系?难道是余鸣和辛原修杀了吴越?他姐姐如今下落不明,是他姐姐没死来报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