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视频通历史:剪辑十位奇葩皇帝 > 第三十五章 充满激情,保持清醒

第三十五章 充满激情,保持清醒(1/2)

    重头戏来了,‘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句很拉风的歌谣便是指陈庆之的白袍军队。

    公元528年,北魏宫廷再次发生政变,胡太后毒死了十九岁的亲生儿子孝明帝,另立三岁的元钊为帝。

    尔朱荣打着替孝明帝报仇的旗号,起兵进入洛阳,在洛阳外河阴,屠杀了包括胡太后和小皇帝在内的两千多名皇亲重臣,这就是著名的河阴之变。

    一时间北魏朝野人人自危,纷纷投降南梁,其中包括北海王元颢。

    公元528年四月,魏北海王元颢降梁,请梁朝出兵助其称帝。

    同时给梁武帝萧衍许诺了很多好处,开了一大堆空头支票!

    梁武帝萧衍欲利用其向北拓地,再不济也能在魏梁间建立个防卫缓冲地带,遂封元颢为魏王。

    面对北魏的大乱,梁武帝萧衍也感到有机可趁。

    但他依然很谨慎,于是他仅仅让陈庆之率兵七千护送元颢归北……

    七千兵马北征,所有的人都为陈庆之捏了把汗。

    梁武帝萧衍对元颢也没有抱太大希望,估计走的时候对陈庆之说:

    “好好干,回来提拔你……”

    其实本意是敷衍一下元颢,不过北伐的结果却上梁武帝大吃一惊。

    陈庆之坦然接受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喜欢这样的挑战。

    最后的结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一切都因为领军的人是陈庆之。

    陈庆之内心既充满激情,也充满清醒。

    他渴望建功立业,但不希望出师未捷身先死。

    他没有盲目行动,而是在铚县操练兵马,静待时机,提升自己的战力。

    对于这一支特意挑选的以他的同乡为主的军队,陈庆之明白此行危机重重,每个人都需下死命……

    如何提升士气?

    思想工作必须做到位,作为一流的激励大师,他的演讲极有煽动性,每次都能让部队听得热血沸腾。

    具体来讲,就是如何让这群大头兵肯为自己卖命,自己又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

    对于刀尖舔血的兵卒,“效忠大梁报效朝廷”这样的空洞口号绝对没有“抢钱抢粮抢女人”来的实际。

    陈庆之并不是一个嗜血的人,而且他是一个体恤民情的好官。

    只是对于一支没有后勤没有援兵的孤军,纵兵劫掠只是应对残酷战争中的无奈手段。

    为了自以为心中的高尚目标,而用世俗的利益鼓动士兵作战。

    经过将近半年的魔鬼训练以及励志教育,这七千梁军已经变得如狼似虎,充满战斗欲望。

    据说,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父亲,后来的西魏大将军杨忠也在这七千人之中。

    529年四月,机会来了,山东邢杲起兵叛乱,声势浩大,北魏主力大部分都参与平叛去了,稍纵即逝的机会出现了。

    就像躲在草丛里耐心观察的老虎,猎物终于露出了破绽,他要像老虎一样,以雷霆万钧之势,一跃而起,一击致命!

    陈庆之率领七千陈家军和一个光杆“皇帝”元颢自铚县出征。乘虚北上!

    出征前,陈庆之让全军的将士全部披上白袍。战袍,也是丧服。那出征的丧钟,为谁而鸣?

    首先突袭荥城,荥城守军毫无防备,被轻松拿下。

    随后乘胜攻击梁国(今河南商丘)。

    陈庆之遇到了老熟人,魏将丘大千。

    梁国城守将丘大千,就是那个陈庆之出道时以两千人马击破他的堡垒的魏将,此时拥有七万重兵把守梁国。

    他这次不敢再轻视陈庆之,在城外构筑一条貌似固若金汤的防线——九座城堡,拱卫梁国城。

    九道连营,企图阻挡陈庆之的北进。

    陈庆之向丘大千喊话:“丘大千,你还记得徐州城外的陈庆之吗?”

    丘大千:“……”

    这是一场七千远征军对七万严阵以待守军的战斗,可这场战斗从开始到结束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

    陈庆之早上开始发动进攻,在下午四点左右,攻克了九座连营中的三座,丘大千率领剩下的人马投降。

    急不可耐的元颢早就等待不及了,就在梁国城南匆匆登基称帝,年号“孝基”。

    陈庆之被封为使持节、镇北将军、护军、前军大都督。

    赐封陈庆之一大串高官显爵,可见这个朝不保夕的流亡皇帝对陈庆之何等依赖。

    为了阻止陈庆之继续北上,魏征东将军济阴王元晖业率领羽林军两万,驻守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

    考城的地势非常特殊,四面环水,易守难攻。

    元晖业自以为凭借天险,量陈庆之区区七千人马如何攻克考城。

    他就想要依托坚城,稳固防守,坚持个把月,等待主力回援,里应外合,梁军将死无葬身之地。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