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私人博物馆 > 第17章 疯狂给王羲之挖坑!(求鲜花评价)

第17章 疯狂给王羲之挖坑!(求鲜花评价)(2/3)

是东晋那个时代文人骚客的通病。

    都喜欢呼朋唤友,吟诗作赋,痛饮一番。

    王羲之身处那种氛围,自然不能免俗。

    但是,

    在古代,酿酒技术很一般,酒水度数低,一般只有十几度。

    而陈冬很清楚,古代的白酒,味道一般,酒的度数低喝的也不过瘾,真正的好酒,还是现代先进工艺下,酿制的好酒。

    一番定计,又做了一番准备。

    陈冬再次开启了时空寻宝系统。

    “系统,王羲之好踏春郊游,将我降临在他独自一人踏春郊游的路上。”

    这个要求不难,不违背时空寻宝系统规则。

    是以,系统答应一声,直接将陈冬穿越。

    ……

    东晋时空。

    已经做了东晋时代装束的陈冬,幕天席地坐在没有丝毫污染的草地上,四周虫鸣鸟叫,草木清香袭人,好不惬意。

    而他面前,是一块天然的石墩。

    石墩之上,放着茅台酒。

    茅台酒的包装早已更换成了酒坛子,不过这酒坛子被特殊加工了,看起来很大,实则中心处密闭,所存酒量,也就是半斤。

    酒坛子前有几个玉碗,用来饮酒。

    这,就是陈冬所有的道具了。

    现在,一切准备就绪。

    他就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而片刻后,不远处小道上,一人牵着马缓缓走进。

    嘴里不住念叨着一些诗句。

    不知是自己所做,还是吟诵别人的,反正是丝毫不出名,陈冬一句都没听过。

    而看这人……

    宽衫大袖,褒衣博带。

    身高七尺,相貌堂堂。

    和文献资料中的王羲之,很是相像。

    考虑到文献资料画面不够真实,陈冬基本便可确定,眼前此人,便是后世令无数书法家俯首称赞的书圣王羲之。

    当下,立即开始行动。

    拔开茅台酒酒坛木塞,缓缓的在玉碗里到了一两酒。

    馥郁优雅的酒香,随着微风吹荡,缓缓散开。

    已在近处的王羲之很快闻到,先是一怔,旋即用劲嗅了嗅鼻子,眸子中便是一片明显,然后顺着味道,到了陈冬身边。

    先上下打量了下容颜清俊的陈冬,然后拱手道:“这位小哥,我在远处便闻到了这酒香,感觉酱香浓郁,细腻柔雅,不知这酒为何酒?”

    “咦?”陈冬露出诧异表情,道:“听你这话,是懂酒的行家啊,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兄台不如坐下来,共饮一杯?”

    “求之不得。”

    王羲之赶紧道。

    两人对坐后,陈冬取出一个玉碗,给王羲之倒了一点茅台酒。

    不多,只有一两左右。

    这让王羲之对陈冬的第一个评价便是:小气。

    一两酒才多少啊。

    想他王羲之,虽不是酒中豪客,但酒量也是不差的,不说多,半坛子酒还是可以一口饮下的,眼前这区区一两,真是连塞牙缝都不够。

    不过,

    这酒是真的不同凡响。

    王羲之看那酒,颜色微微的泛黄,又有非常诱人的淡淡的琥珀色,透着一股独特的油亮色。

    而香味……

    是一种极为雅致的陈香。

    酸中带苦,又有非常复合的花香,果香,曲香。

    尤其是那种苦香。

    馥郁而独特。

    王羲之已经迫不及待的去品尝了。

    按照原有习惯,一口灌下。

    然后……

    “咳咳咳……”

    强烈的高度酒酒气冲入肺腑,风度翩翩的王羲之咳嗽不止,脸色涨红,甚至眼睛中都流出了眼泪,道:“这酒,酒……好烈!”

    “不,是太烈了!”

    陈冬哈哈大笑。

    古代人品鉴白酒,有一个标准就是酒越烈越好,因为他们根本找不出超过二十度的白酒,而现在这瓶茅台,乃是四十二度的白酒。

    对现代的酒中豪客来说,自然不算啥。

    但对第一次尝试的古人来说……

    绝对够味!

    而只要够味,陈冬的计划就成功了一半。

    道:“酒太烈,所以需要慢慢品尝。”

    说着,陈冬抿了一口。

    酒香入口,就连陈冬都不由暗赞,这酒,的确好。

    而王羲之,此时也渐渐从不适状态中,回过味来,只感觉唇齿留香,韵味无穷,尤其是那味道中夹着着诸多香味,却醇厚浓郁,再伴着浓烈的酒水味,简直……神品啊!

    王羲之忽然极后悔。

    刚才真不该一口喝下啊。

    没品尝到足够的滋味,多浪费!

    居然糟蹋了这等美酒!

    该死,真该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