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里的水开始变成了乳白色,等水开了之后,锅里其实就可以算是豆浆了。
给唐晶打了一碗,放点酱油葱花。
“真好喝,比外面买的好喝”,唐晶大大的喝了一口后赞誉道。
“那当然了,外面卖的可没我有做的精细。”
倪世孝并没有给自己打一碗,他打算点了盐卤之后再喝。
点了盐卤豆浆就会开始凝结,慢慢的变成豆花,这就是豆腐脑了。
倪世孝现在才打了一碗豆浆,就搁了一点点酱油,喝起来。
嗯,就是这个味道!
点过盐卤之后的豆浆味道会变的稍微冲一点,没有刚才的那种纯粹。
但是有一股特殊的味道。
喝不惯的就像喝洗完水,喝的惯的会爱上这个味道。
就像豆汁一样。
唐晶就不太喜欢这个味道,尝了一口就放下了。
倪世孝从灶膛里夹出几块柴火,让灶膛里的火不要太旺,现在开始要文火了。
锅里的豆浆还在慢17慢的凝结,表面开始形成一层薄膜状的豆腐衣。
倪世孝用竹签小心的把豆腐衣给挑起来,就挂在刚才拉好的绳子上。
一直挑了十几片,锅里才不再凝结出豆腐衣。
它就是告诉你,该起锅了,再烧就太老了。
用几张凳子搭起一个简单的架子,让唐晶用手拉着个纱布做的大口袋。
倪世孝用舀水的勺子,从锅里一勺勺的把豆花舀到纱布口袋里。
豆花会留在纱布口袋里,而液态的会漓出去,滴落在下面接着的大盆里。
等舀好以后,倪世孝用力的按纱布口袋,挤出更多的水分。
等水分挤的差不多了,就扎紧口袋,用一块平整的青石板盖在口袋上。
口袋下面也用一块青石板垫着。
这就是为了压成形了。
等冷却搁置两三个小时,豆腐就成型了。
而刚才漓出去的水,就会凝结出豆腐渣,锅里还有点豆腐的锅巴。
把它铲下来,用辣椒、大蒜炒一炒,也算是一道别有风味的辣椒豆腐锅巴。
豆腐渣也可以炒辣椒,味道也不差,外面的有些饭店也能点到这道菜。
还取了个诙谐的名字:女人四十!
女人四十豆腐渣么!
等豆腐成型之后,倪世孝把豆腐一分为二,一半他要卤成豆腐干。
锅里烧开了一点水,放上“香叶”,把豆腐切成大块的正方形,浸泡在锅里。
小火慢慢的烧一个多小时。
把卤好的豆腐从锅里拿出来,沥干水之后,把刚做好的香干埋到草木灰里。
想吃的时候就可以从草木灰里拿出来,放在水里泡一会。
然后切成条状或者任何你喜欢的形状,就可以炒着吃了。
这样做出来的香干,可以在水里泡个三四天都不会坏,而在草木灰里的可以放个把月。
从小年吃到元宵一点问题都没有。
解放前的南方普通人家,就靠这一道豆腐,外面稍微割点肉,有条件的再买条白鲢。
其他的菜都得靠自家种的,或者做的。
就算条件再差,年夜饭也能整出十个菜出来。
···
可惜,倪世孝自己不懂酿酒。
就找到一个南方的酿酒师傅帮忙酿了一缸酒。
是用红粬酿的,红粬酿的酒的颜色会是黄色,严格来说属于橙色。
这种酿酒的方式,是倪世孝前世老家特有的,在外面他没看到过类似的酒。
酒瘾重的可以酒做酒,就是用来浸泡糯米和酒粬的水用白酒替代。
这样做出来的米酒度数很很高,喝起来很好进口,但是后劲很大,不过这米酒有个优点,喝醉后第二天醒来头不会痛,也就是不会上头。
倪世孝没采用酒做酒的办法,他就是用了矿泉水,出来的酒度数不会高。
但是也不能急喝,不管你白酒两斤还是三斤的量,一口干两碗米酒,十五分钟之后保证躺桌子底下。
倪世孝原来就用米酒招待过一个酒量不错,老家在你瞅啥的朋友。
干了一碗半,就躺下了。
他可是平时能喝一斤半左右白酒的量。
他还不服,第二天带着他老家隔壁省份“老铁666”的老乡。
表现的稍微好点,两碗才趴下!
···
腊月二十六
一大早,倪世孝就开车带着唐晶来到郊县的农贸市场。
今天是割年肉的日子,倪世孝早打听过,肉贩子今天都会集中在农贸市场。
至于为什么不骑自行车来,待会要买不少肉呢。
自行车不好带!
到了农贸市场,把车停好,就发现市场里非常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