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都市开局努力成为富豪 > 七、一本医术书略

七、一本医术书略(1/2)

    第180章

    “我想到了,我想到了,我想到我该干什么了。”

    已经沉默很久的冬青,突然弹起来高声的喊道。

    “我要让这个世界都知道新梦想...”

    “我要把新梦想的旗帜插遍整个土星...我要让新梦想的学员遍布土星...”

    嚯,这梦想够大的,倪世孝都没敢想过把新梦想的分校开出国外去。

    主要是太麻烦了,这个过程不是几年能做到的,至少需要十数年的默默经营。

    有这个时间投入到其他行业,性价比更高!

    “那我们敬一杯冬青的梦想!”倪世孝听完就提议道。

    他这个梦想对大家都有利的事,没人会去反对,只是和倪世孝谈话的初衷有点偏离而已。

    不过这个结果不赖!

    谈完正事,再扯几句闲篇...各回各家。

    倪世孝现在已经住在贝勒府了,紧赶慢赶,花了三倍的钱,才算是年前完成了后院的修整。

    前院和花园就不用这么着急了,反正他大概也得有点时间不能来这里了。

    后院也够牧老爷子活动开了。

    几个月时间,牧老爷子给他收了不少好東西,珍贵的都已经运到倪家岛去了。

    其他的就放在地库里,地库还需要再建几个,现在已经用掉差不多大半的面积了。

    ...

    第二天倪世孝在院子里锻炼,牧老爷子也起来打太极。

    等两人活动完,吃过早饭之后,牧子轩就给了倪世孝一样東西。

    “世孝,你看看这本册子。”

    倪世孝接过去看看,是本東汉末期的医略手抄本。

    那时医术也算是一种秘技,而且还是很高等级的那种,所以才会被记录在纸上好好保存。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就连纸都是很宝贵的東西。

    能拥有这种東西的人家世都不会简单,估计都是世家。

    而被世家珍而重之保存下来的東西,肯定是有其价值的,先不说是谁写的,只论那蔡伦纸,就是不可多得之物。

    这本书是使用蔡伦纸是肯定的。

    但这本书居然保存的那么好,纸张明亮带有光泽,好像上千年的时光,更不没有在它身上流失一样。

    这让倪世孝感觉很神奇,这里面的记载,还有这纸张的质地,都表明这就是東汉时期的古本。

    可他还是感觉难以置信!

    “牧老,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是東汉末期的出的吧々~?”

    “你没看错,就是東汉的東西。”

    倪世孝听到牧子轩的肯定,更加的奇怪:“那是如何保存下来的,纸张居然都没有发黄,好像昨天写的一样。”

    “这就是我让你看的原因。”

    倪世孝猜测道:“如果是密封保存...嗯,不行,那样不能接触空气。牧老,你听过这个王家吗?”

    “我翻阅过古籍,一直没找到这个王家的只言片字。”

    倪世孝又翻开书略的第二页,上面的收藏印鉴从隋开始到明结束,一直都没断过。

    盖的都是王字章,算是传承有序,那也就证明,这医略这上千年来,一直有人翻阅的,那到底是如何保存下来的。

    “牧老,这书略你从哪收来的,有线索吗?”

    “我是从一个包袱斋那里收的,回来越琢磨越不对劲;等后来再去找,他已经不在了,可能是外地流窜过来的,回去了。”

    倪世孝说道:“牧老,你回忆一下画张像吧,让学军找点人去找。”

    “好”

    倪世孝接着看书略,整版书略他点了一下,有八百零一张。

    整本书虽然字数不算很多,但写下这么厚一本,想来也下了功夫了。

    虽然张数不少,但里面记载的东西却不算很多。

    书是用正楷卷抄的,字迹指甲盖那么大,六十四开的书页,也写不了多少字。

    一个个工整的蝇头小楷跃然纸上,就算现在的印刷体,也不过如此。

    从这里也能知道,书略的作者是很用心的记录下里面的文字,不然好几万的字用毛笔写,可是很耗费心力的。

    翻开第二页,上面记录的好像是治疗伤寒的案例,伤寒也就是感冒,这病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流行病。

    翻了十几张,上面连续记载了三个伤寒案例。

    看开的药和治疗方法,就知道是张仲景的伤寒派的支持者。

    在汉朝的时候,张仲景的医术是很厉害的,那个时候,张仲景因为家里很多人患外感病死去了,因此他发誓要搞清楚这种病。

    就收集了当时很多的医书,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写了《伤寒论》这本书。

    继续往下翻记录的消渴症的案例,上面记录了几个治病的案例,一直都没彻底的治愈,只能做到缓解。

    说消渴症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实就是糖尿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