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直播:开局为秦始皇正名 > 第二十八章:贞观之治,不过是个笑话罢了!(二)【跪求鲜花打赏评价票】

第二十八章:贞观之治,不过是个笑话罢了!(二)【跪求鲜花打赏评价票】(1/2)

    第二十八章:贞观之治,不过是个笑话罢了!(二)【跪求鲜花打赏评价票】

    贞观之治!

    历史上有名的盛世,被后世文人无比推崇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中,无疑是文人才俊碰撞的时期。

    现如今,那个时期的治理国家方式,已经是被写入教科书。

    面对这个李老师的问题,观众本以为沈飞会虚与委蛇,避开这个话题进行解释,却没想到如此之刚。

    这下子,网友都有些坐不住了。

    “沈飞老师,这话有些过了吧?”

    “连这个都是假的话,我历史老师怕是要坐不住了。”

    “沈飞老师,跟您商量个事呗,要不你转行来我们工地吧,一天三百五,日结!”

    “楼上这位老板,还缺人不,我现在正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都说魏徵是大唐第一杠精,我怎么感觉,要是沈飞老师生在唐代的话,魏徵怕是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这简直是无物不可杠啊!”

    “贞观之治,是综合政治、经济、军事、等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得出的极高评价,沈飞老师你可别开玩笑了!”

    ·····

    但凡是懂点历史的观众。

    此刻,全都站出来刷存在感,纷纷表示反驳。

    要说反应最为激烈的,莫过于正处于连线的李老师,直接是略微气愤说道:“主持人,如果你没有证据的话,我有理由控诉你无端污蔑古人,污蔑历史文化!!!”

    虽然声音不大。

    但是那李老师说出来后,气势算是一个强硬。

    连同不少网友都被惊住了。

    “卧槽,这妹子厉害啊!”

    “哈哈哈,沈飞老师成天杠精,今天怕是要被控诉了!”

    “小心律师函警告哟,哈哈哈!”

    “成天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终于有人跟沈飞老师杠起来了,兄弟们快出来劝(看)架(戏)啦!”

    ····

    这一番话说出来。

    节目当中,顿时气氛出现了转变。

    而此刻,坐在一旁的女主持林瑶,内心忍不住无奈起来,更多的还是感慨。

    之前邀请了嘉宾,沈飞跟人家杠起来了。

    合着,这次连嘉宾都没有,跟人家连线的网友观众,节目都能够如此重的火药味。

    不得不说,沈飞这惹事的能力果然不一般。

    瞧着情况不对,林瑶也不愿去触霉头,索性当起了隐形人,既然是沈飞自己挑起的火药味,那就交给他去处理。

    再说舞台上。

    对于那所谓的律师函,沈飞也只是一声冷笑。

    想控诉他?

    就算是寄来了律师函,那总得当事人出面,进行法庭认证吧,那你先把李世民找出来试试!

    不过玩笑归为玩笑。

    这好歹是在节目直播,沈飞倒也没有在意,直接是开口起来:

    “谈论‘贞观之治’前,我先跟大家科普一件事情。”

    “想必大家都听闻过隋朝粮仓的情况,当时的隋朝农业达到了空前的发达,开垦天地,使得农户数量众多,当时隋炀帝杨广下令各地屯粮,以免遇到天灾时百姓们缺粮的困境!”

    “纵然是隋朝已灭亡了二十多年,那时存下的粮食布帛都还未用完!”

    听到这番话时。

    直播间内顿时安静下来。

    因为随着沈飞的声音,他们不知不觉的进入情景当中,眼前就像是浮现出一幅幅画面,隋朝时期的富强繁荣景象。

    以及,各地国家粮仓存储着数以百万担计量的粮食。

    如果说。

    之前得知科举是隋炀帝杨广创办时,大家除了惊讶之外便再无想法。

    那么此刻,得知他为了百姓生计,在各地建造庞大的粮仓时,不少人都被隋朝的超前手段震惊到。

    而这时,沈飞的声音并没有停下。

    只见他话锋一转,开始和连线的观众互动。

    只见他平静说道:“李老师是吧,你应该对唐史了解不少,相比也知道唐初有多少户人口吧?”

    “李治继位时,大约三百八十万户,人口增长速度为,每年十五万户!”

    突然被问到,那女子也稍稍一怔,但很快回答出来。

    这毕竟是祖辈的历史,他们一家人都了解的非常清楚,从小便看相关的古籍,这些关于人口的关键数据自然熟悉。

    但是很快。

    听完这番话后,不少观众便发觉问题所在。

    李治登基时是三百八十万户。

    而贞观之治是二十三年,每年人口增长是十五万,也就是说这些年增长了三百六十万户,那岂不是说···

    贞观之治刚开始时,人口总数只有二十万户???

    而这时,沈飞紧接着又问道:“那你可知道,隋朝开皇年间,有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