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水瑶继续气喘吁吁发来一段段语音,解释起下面的事情。
以上是历史背景。
就在游一凡杀死府主和二府主兄弟俩后的几天,连线师出现在七十二道鬼门关。
入殓师跟守墓人,具体交谈了什么,外界暂时无从得知。
但入殓师似乎是跟守墓人谈崩,发生了内讧,
因为,入殓师是活着进去七十二道鬼门关,最后却是死着出七十二道鬼门关的。
入殓师就像是自己这趟必死无疑,
但还是明知是死也要去,
因为后来发现,那死的只是入殓师一具人偶,
并不是本体。
而入殓师的本体,早在人偶还未死在七十二道鬼门关前,就已躺在被货车运往长溪村的冰棺里。
一环扣一环,步步紧扣,一切都早已在入殓师的算计之中。
入殓师早已在事件还未发生前,就已开始筹划起未来半月一月的一步步计划。
这是个心思缜密的可怕敌人。
游一凡现了陆水瑶话中一句漏洞,不给陆水瑶思考时间,立马提出自己的疑问,逼问陆水瑶如何解释漏洞。
“上次是你亲口说的,人分三魂七魄,入殓师每死一次人偶,等于是丢魂一次,造成永久不可逆的神魂伤害。入殓师最多只能分身人偶两次,再强行分身人偶就要落得魂飞魄散下场。”
“这可是你亲口说的,现在怎么又成了入殓师又多了一具分身人偶?”
游一凡没有问这个入殓师,是不是他和陆水瑶共同敌人的入殓师的愚蠢问题。
————————————
李大诚打着手电筒,和三叔走在崎岖山路上,两人都是累得气喘吁吁。
此时,他见位置越走越偏,周围越走越荒凉,心里开始有些发憷了。
可一想到走丢的水牛,一边心里自责白天没看住牛,一边又只能咬咬牙看着身边一起跟他打着手电筒的三叔:“三,三叔,我们已经走出这么远,这附近找了一圈还是没找到牛,我看这个方向应该不会有牛了。”
“这牛是贪吃着肥草走丢的,附近也就两处地方的草最肥美,一个是我们现在在的陶坑坡,一个是林山村的那片镇里果园示范基地附近,陶坑坡这里没找到牛,那牛应该是跑去林山村果园示范基地那边了。”
三叔一听有道理,周围的确是越走越偏僻,眼看就要走出陶坑坡地界,再找下去找到牛的几率已经不大。
于是,三叔当即一拍大腿,两人一合计准备去林山村果园示范基地。
不过他们不是按原路返回的,而是抄了一条小路近路,可以缩短大半时间。如果原路回去,要多走一个多小时的路。
可走了一半路时,他们发现眼前出现亮光,黑夜里出现亮光,自然是极其刺眼。
难道是附近还有其他人?
走出没多远,听到水流声,然后眼前出现了一条小溪流,小溪流里许多小纸船。
哪来的纸船?
两人愣了下。
小纸船上燃着小蜡烛,顺着水流,缓缓流淌向身后方向。
“三,三叔,这些…好像是河灯?”
李大诚打着手电筒,照着水面,一惊一乍的轻叫出声。
“我看到了,嘘,别出声。”不知似想到了什么,三叔的神色突然变得有些紧张,做了个禁声的动作。
河灯是用来祭祀亲人的。
只有死人才会用到。
放河灯祭奠亡者,这是民间传统,三叔和李大诚自然是第一眼都认出了这些小纸船都是河灯。
“这些河灯有可能是最近有人在这附近落水淹死了,有亲人在河边悼念死人放的。我们就当什么都没看到,加紧脚步赶紧离开这里。”
“河灯是祭祀死人河灯千万别去捞。”
“如果万一等下听到背后有人喊我们的名字,或者是听到身后有什么奇怪动静,也别头,那有可能是死人在喊魂,被淹死在水里的水鬼在找替死鬼。”
三叔说得很紧张。
三叔的年纪已有五十来岁,一般老一辈都特别迷信这些,不过这时候的李大诚自然不会犯浑,大半夜有人在水里放河灯,看着都瘆人。
两人赶忙加快脚步,眼看就要走出小路时,却突然出了岔子。
河边的路本就湿滑,再加上最近阵雨天气较多,李大诚因为走得急,脚下没注意的一滑,他伸手慌乱一抓,虽然及时抓住身边一棵小树,人没有摔进河里,可膝盖重重磕在地上,夏天本就衣服单薄,当即就磕破了一大块皮,鲜血流出,痛得李大诚龇牙咧嘴,差点就要痛呼出来。
“你小子怎么尽在关键时候掉链子。”三叔扶起李大诚,埋怨一句。
不过三叔也就是刀子嘴豆腐心,要不然也就不会大晚上还陪着李大诚出来找走丢的牛了,埋怨归埋怨,三叔已经脱下自己的衣服帮李大诚包扎好伤口,暂时止住了血,然后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