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斯人如是 > 24、未经人苦,莫劝人善

24、未经人苦,莫劝人善(1/2)

    浮生浮生

    师父,您叫弟子?

    嗯!为师出行数日,你一直在此修炼吗?

    是,师父!现今江湖恐将大事发生,弟子不才也想尽绵薄之力!

    玄宗轻轻点头,欣慰的点头问:你觉得现今江湖发生的种种,正道应该如何应对?

    浮生听得一怔!这类不咸不淡,根本没什么实际意义的交谈,他还是头一次从师父口中听到。可既然师父问了,自己也不能当没听见。

    师父!弟子还无法猜想事情根源,但身为正道中人,弟子终究要做好以身殉道的准备!

    以身殉道?哎!自古以来,心里不曾用这四个字作为毕生所愿的年轻人,怕没几个。但可惜,日子久了,年纪大了,年轻时候的那些志向、祈愿,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就忘了

    浮生疑惑问:师父,是发生了什么吗?

    他自从御龙山庄回来,已经好久没离开过玉清洞一步了,所以对现在江湖的情况毫无所知。

    玄宗看着弟子,把天涯等四派目前的状况说了个大概。听斯人杀了赵金钏,浮生想起当年正是因为斯人把那老妖婆重伤,自己才亲自去接他来此治疗。可结果

    师父!弟子终究年纪尚轻,有些话或许不知深浅

    你想说江湖诸多自私老朽,尸位素餐之辈,指望他们难有希冀,是吗?

    浮生一怔!玄宗微笑问:你觉得人生在世,最可怕的事什么?

    想了想,虽然不是说真的什么也想不到,但马上明白自己想到的肯定不是师父要说的,否则根本不必多此一问。

    弟子愚昧,请师父明示!

    是习惯

    浮生听得似懂非懂!半晌,玄宗缓缓又道:说简单点,习惯就是遇事时自然的反应。说复杂点,习惯的形成包含无数因素。但有些事并不是习惯,比如当官坐堂,苏日安也只是一种生计依靠,但终究有理可依。慈善之家初一十五的施舍,我们不是要否认别人的善良,但人的善良如果是要固定时间,那就不算是习惯了。没有把善良形成习惯未必是坏人,但习惯善良的一定是好人。可为师活了三百多年,善良能成为习惯的,一个不曾见过

    这话对浮生着实颇为打击,但其实也不是什么深奥隐晦的道理。

    人生在世终究有太多无奈,无法自主的时候,能以善惯始终确实很难!

    那难道错的是这人世?

    这

    若没人,何来人世?

    师父!弟子

    玄宗微微一笑:其实你心里也明白原因,只是没有坦然说出来的勇气!这一点,你是真的不如斯人!

    浮生听了苦笑,他的确明白原因,就是要做个以善惯始终的好人,需要付出无法想象的代价,远比死亡甚至绝亡更加沉重。

    甚至非常多的一时魔头,追溯其生平不难发现其原本也曾是一起千秋,志向宏伟的正义之士。但好、坏一字之差,对人的一生得失际遇却天差地远!

    你觉得斯人是好是坏?

    浮生微微蹙眉,这问题他没法回答!你信他吗?

    弟子信!

    你说不出他是好是坏,但却信他?

    浮生又答不出了!其实自己心里何曾不感到纠结?一个自己说不出好坏的人,却感觉可以相信,这本身太矛盾了!

    玄宗看着他微笑道: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一个人的好坏,并不是其是否可信的决定因素。斯人最厌烦的,大概就是常人所谓大局!实际上这并不是他的品性好坏,只是心之所向。水滴穿石!因为长时间同一点不断打击,但对于最初发现这一点的人,是经历了无数日子的见证,才能得出这样一个我们看来无比简单的结论!

    这很正常吧?古往今来其实大多数道理,都是经过长时间经验累积得出的。

    没错,但凡事纵有例外,斯人就是个例外。他就是可以直接看到最终结果,或者说有些事我们明明知道结果,但因为自己心里接受不了,始终不愿相信。但他不可能强迫去一点点的验证,因为他确实可以坦然的面对必然结果。只可惜!斯人的缺点也和他的优点一样太鲜明了。如果他真的用自己的天赋和才智去一心向上,追名逐利,这世上不会有人去责难他一个字。但他却偏偏淡泊,无欲无求其实和放弃希望差不多,这就让他等同于自弃与世人,正是他的缺点

    道理,浮生未必不懂,但确实没有乃师说的清楚明白。师父说的,弟子理解。可弟子觉得,这些他自己不会不懂吧?

    正因为懂!甚至他懂得太容易了,几乎一目了然。正因此别人的劝导他根本不可能听进去,正因为懂,他把需要过很久才会出现的想通结果,当做了此时此刻没必要挣扎的理由。这也不是说他格局太小,品性偏差,只是他的心离人世越来越远了。

    浮生沉吟问:师父是说他心境在人世之上?

    恐怕,他心所向更加困难!

    那又会是什么?总不至于他想一统寰宇,掌控六界吧?

    若如此或许好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