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魏晋之我主沉浮 > 第124章 炒作的手法

第124章 炒作的手法(2/3)

名我可是早有耳闻了!今日众位评审都已经在如意大家的应援榜上签了大名,唯独还差我一个,若是你这篇杂说能让我满意,我就助如意姑娘来个十全十美如何?”

    “定不叫大人失望!”

    说完袁烜拱手送上手中的纸张。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秦称霸后独爱樱花。自刘汉来,世人盛爱桃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樱,花之高雅者也;桃花,花之浪漫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樱之爱,秦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桃花之爱,宜乎众矣。”

    杨度一口气读完了袁烜稍作改变的《爱莲说》,老头子看着这篇富有深意的杂说,不禁感慨世上多妖孽。

    取出自己的私印在这篇《爱莲说》的空白处盖上了章,杨度冲着袁烜欣慰的点了点头,然后走向应援榜写下“国子监杨度”的字样。

    接着其余的评审一起过来欣赏袁烜的这篇《爱莲说》,不得不说袁烜选的很妙,尤其是借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特点来美化如意姑娘的处境,又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唤起人们对于如意大家的尊重。

    “好,此等妙文方为君子之说!”

    吴平很高兴这样一个心性高节的少年人能和自己的外孙亲近,又与自己的女婿相交莫逆,更是帮着自己的爱女解决了痛苦,如此大恩焉能不报,此时在言语上帮衬也自是应该,更何况这篇《爱莲说》的确担得起自己的推崇。

    “字是好字,瘦而有骨,字态富贵,虽缺少历练,但只要长久以往必成大家!”

    王羲之从字上来评说自是无人能驳,他也盖了自己的私章。

    很快其他几位评审也都各自说了自己的观点,然后一一盖上了自己的私章。最后轮到华娘子,她对于诗文一道并不擅长,所以能说的不多,但也毫不犹豫的从袖笼里取出一枚小巧的印章盖了上去。

    袁烜很失望,他从把这篇《爱莲说》递给了杨度开始就偷偷观察着华娘子,但这篇前世初中学习过,几乎人人都能吟诵几句的《爱莲说》被念出来之后,华娘子竟然毫无反应。

    只是长得像而已吗?

    真的太像了!这个华娘子和袁烜前世临死前见到的最后那个急诊室的医生太像了。袁烜到现在都清晰的记得那个华医生认真的脸庞,还有他的短发,还有他的白大褂,还有他的工牌上写着“急诊科华莹莹”。

    刚刚已经偷偷看过应援榜上那个名字了,也叫华莹莹,样子也一模一样,可为什么她没有任何反应。

    难道只是长得像而已吗?

    领略了象棋残局的诡异,欣赏了袁烜的《爱莲说》高洁,众位评审对于《沧海一声笑》的期待值更高了。

    很快,第一个三人组组合完毕,吴平抚琴,谢安吹箫,郭璞高歌,三人虽是第一次合作,但因为此曲融合了后世流行乐的元素,特别容易上手。

    大气豪迈的曲风和歌词非常贴切这个时代,再加上名人效应和《沧海一声笑》的前期宣传,场中上千的听者无不沉醉。

    一曲唱罢,所有人都意犹未尽,回过头来对于这首歌的向往之情更是强烈,甚至有人已经在找相熟的同伴来组团了。

    “小女子谢过诸位长者!”

    如意泪眼盈盈的款款下拜,看到这么多大才为她应援,如意已经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取来自己亲自誊抄的十份曲谱歌词,如意一一奉上。然后婢女端来十碗三鲜蘑菇汤,蘑菇是袁烜删选过的,做法也是袁烜所教的,味道自然是极美的。

    这些人在大魏朝再怎么高端,但有些东西没见过没玩过就是好奇,他们一定会愿意尝试的。

    “人间美味!贫僧以为天下素斋都一样,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敬畏天地神明,但今日尝过这碗简单的蘑菇汤才知道什么叫做化腐朽为神奇!

    不能再食了,这小小的一碗羹汤竟然让我的佛心受到了冲击,罪过罪过!”

    其余众位评审也对这道三鲜蘑菇汤赞不绝口,那个狂士孙绰更是一连喝了五碗才停住。

    常言道“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

    况且还是拿了那么好的曲谱歌词,又喝了让大和尚都动了凡心的三鲜蘑菇汤。他们怎么可能不为庐阳书院和如意大家应援。

    众评审走的时候每人都带着曲谱,而且一个个心满意足的表情落在每一个围观的人眼里。只是一个瞬间庐阳书院众学子面前就围满了人,夏斌和赵川两个只能不断地行礼高呼“大家请排队,不要拥挤!”

    ……

    爱看热闹是人的天性,庐阳书院有好玩的活动可以参与,难的有象棋残局,有围棋对弈,简单的有猜灯谜,还有种小孩子玩的“斗兽棋”,非常有趣。

    只要赢了游戏就能得些小礼品,虽然不是什么稀罕物,但是那可是“千诗文会”上赢来的,是有钱都买不到的。

    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