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蘑菇分很多种,其中有些毒只能让人腹泻或者犯恶心,但是有些蘑菇只要吃上那么一口,凭这个时代的医疗技术,恐怕宫中御医也束手无策。
袁烜手上的这颗蘑菇后世学名叫做白罗伞,是一种赌性强烈的野生菌类,别看只是这么小小的一颗,却是足以让一个成年人命丧黄泉。
袁烜在众多毒蘑菇中选择这一种,主要是两个原因。
其一,这种蘑菇和背篓里被认定可食用的橙盖伞蘑菇的白色变种几乎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是后者的菌盖边缘有条稜,菌托大呈苞状。而菌托在采摘的时候已经没有了,也就是说如果不仔细分辨菌盖边缘的条稜,袁烜也分不清,当然前提是他必须知道这其中的分别。
袁烜选择白罗伞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白罗伞一旦被人误食,起初的病情发展较慢。最初只有胃肠道激惹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同时还有另一个明显症状就是脸部中风。但是很快症状就会消失,之后的一两天内无明显症状,医学上称之为“假愈期”。
“假愈期”是患者诊断和治疗的黄金时间,一旦错过,患者病情将迅速恶化,表现为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谵语、嗜睡、面肌抽搐、腓肠肌痉挛,对肝脏的损害极其严重,极易造成中风偏瘫,死亡率极高。
袁烜之所以会对白罗伞有这么深刻的记忆,那是因为他前世好动的性子,经常邀上三五好友背上背包去登山,久而久之,他也成了半个生存专家。
白罗伞袁烜只留下了一颗,其余的被选中的蘑菇经过他再三检查,最终留下了大概两斤左右,其余的被他一股脑的全丢下了山崖。
袁烜两辈子加起来都没有杀过人,但是现在面对不杀人就可能被杀的局面,他只有变身腹黑手毒的问题少年。
下毒,讲究的是一个时机和精准。这次收获的蘑菇很多,一顿是吃不完的,所以第一顿肯定不能用,而且袁烜估计自己这些孩子多半会成为试毒的对象。
小鸡炖蘑菇的蘑菇最好的是烘焙晾晒过的干蘑菇,那样会更加醇香。
不过,新鲜蘑菇也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鲜!
因为山鸡是被飞石打死的,没有经过放血处理,所以肌肉里有大量的血液,如果按照江兰以前的做法,无非就是把鸡肉直接丢锅里煮熟,然后洒些粗盐和生姜,然后就算是一锅鸡汤了。
袁烜的做法和江兰以前的做法完全不同,肌肉要切块,然后要经过焯水处理这一步骤,只有把鸡肉里的血液去除才能真正体现出鸡肉的浓香。
焯水后的鸡块用葱姜爆炒片刻后舀出装在粗瓷盆里,江兰很不理解袁烜的做法,这么短的时间,鸡肉不可能熟了。
鸡肉当然没熟,既然是小鸡炖蘑菇,那么怎么可以没有蘑菇配佐。把之前洗干净的蘑菇放入粗瓷大碗里,加入少量清水,然后把大碗直接放进锅里,上面扣上盘子,使得水汽不会进去碗中。锅中加水不过大碗的一半高,所以的一切都准备好,袁烜就对照顾火的老三妹妹说了句。
“炖足一个时辰,用小火!”
……
事实再次证明,在食之一道上,听从袁烜的就没错!
当热气腾腾的大碗端上桌子,揭开盖在上面的盖着的盘子的时候,整个屋子里都飘着浓郁的鸡汤香味。
肥美的鸡块鲜嫩的蘑菇,鸡汤上飘着一层金黄的鸡油,轻轻一吹,油花下的鸡汤清澈中带着点乳白色。
卖相实在太好了,气味也足够浓郁,按照往常的传统,第一口一定是周小龙吃,周小龙不在的话这个权利属于江兰,这也算是孩子们的“孝心”。
周小龙没有吃,江兰也没有吃,看着汤里的蘑菇,他们即便已经口齿生津也还是忍住了,一贯来的谨慎让他们做事总想着防一手。
“周伯伯,虽然我选的蘑菇应该没有问题,但这毕竟是我第一次单独检查的蘑菇,安全起见,你有没有银针之类的东西试试毒,这万一要是……”
其实周小龙也想这么做,但是太过明显就显得下成了,原本想找个借口让老三或者老四来试试毒,现在袁烜的提议刚好让他可以正大光明的试毒。
“呵呵,出门在外做生意,银针我还真有。你们且等着,待周伯伯试试就能放心的吃了。”
说完,周小龙从怀里取出一个包裹,然后从中抽出一更长长的银针,接着直接刺入汤中。
袁烜看的明白,那银针与其说是试汤,不如说是试蘑菇的,有片大点的都被银针直接扎透了。
袁烜心中冷笑,这就是一群愚昧无知的文盲。银针试毒这种没有科学依据的事情也能被古代沿用,而且还是用了那么多年,这也算是奇葩了。
银在化学中算是稳定元素,在正常情况下能和它起到肉眼可见的反应的物质不多,恰好,古代中国最常见的剧毒之物是砒霜,也就是三氧化二砷,俗称鹤顶红,而因为工艺不够成熟,砒霜中还有打脸的硫化物,这个硫化物才是让银针变黑的化学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