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之后,孟昭方才施施然回返开岩县城,将一切的琐事都交给戚芳打理,便一心扎在创武这条道路上。
其实,在神州大地之时,孟昭即便不借助照天神镜,在修成无上天人之后,也是随心所欲的就能创造神功绝技,威力极强。
之所以如今束手束脚,就在于两个世界的武道并不趋同,且差距极大。
尤其是内劲和内力,真气,完全是两回事。
前者,更像是人体的气血,生命能量,自然能量,以及人的精神能量的集合体,很是复杂。
这也涉及到武道修行的隐秘,需要人的根基天赋作为保障,需要观想,需要秘药,需要动静功夫。
所以,孟昭在外功上,保持无上天人的水准,但在内劲上,虽有优势,高屋建瓴,但也不能随心所欲的创功。
大约在孟昭回到开岩县城的第三个月,他终于梳理清晰,以自身的感悟,情绪,纳入武学当中,创出全新版本的寒,云,风三门功夫。
寒取拳之霸道,森寒,云取掌之雄浑,刚劲,风取腿直迅捷,绵长。
以三绝功夫,六道神意为基础,配合涡流劲,以及苦心禅功这门佛家修心之道,修成三分归元。
此功成时,孟昭体内的寒种,云种,风种,三门武种,呈现出等边三角形的位点,三门内劲,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构建出一道全新武种,即是元种。
此道元种,性质似虚若实,于丹田之内,缓缓转动,犹如星云一般,浩瀚磅礴,广纳天地。
此道真意,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特性。
元种也是如此,既是由三绝交汇融合而成,也可分解化作三绝。
元种一成,孟昭的三分归元,就算是练成了。
至于秘药一途,孟昭也是费劲千辛万苦,有了头绪。
他为了自创三绝神功,盗取篡夺诸多武学,不同的武学,配有不同的秘药药方,可谓是纷繁复杂。
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有的可以相互促进,加持药力,有的则是配伍之后,化作剧毒,对人体有害。
哪怕是同为风功,同为云功,秘药的药材,也是各不相同,甚至是相冲的。
孟昭在修成元种之后,仔细钻研其性质,最终,依托元种所成三分归元气强大分解与消化的特性,以极为简单的三花三虫三草,糅合为一道归元丹,作为三分归元气的日常修行秘药。
这三花,三虫,三草,配合各不相同,药材也可千变万化,不过归根究底,还是脱不开寒云风三者的特性。
三花三虫三草,可分别取寒,云,风,各其一,加以糅合,三三不尽,九九不绝。
比如,一花内蕴藏寒劲,一虫内蕴藏风劲,一草内蕴藏云劲,下一花可蕴藏风劲,下一虫可蕴藏云劲,下一草可蕴藏寒劲,以此类推,最后一花可蕴藏云劲,最后一虫,蕴藏寒劲,最后一草,蕴藏风景,形成生生不息的药性组合。
同样的,也可三花药性尽为风,三虫药性尽为寒,三草药性尽为云,所成的归元丹,同样可以用作三分归元气的修行。
如此诡谲多变的秘药药方,也绝对是天下罕有,甚至从未有过的。
也就是此举未曾传扬出去,不然孟昭的地位,影响力,只怕不在那位开创魔道的能人之下。
不过,和魔道的普适性不同,孟昭的三分归元气,以及归元丹,只能彼此适配,难以推广。
开岩县城,小寒村,李宅内。
此时,本来略显破败,简陋的李瘸子家,已经被推倒重建,孟昭还买下了邻居的几家,合并在一起,修建了一个极为宽敞,光亮的大宅子,在整个小寒村,可谓是独树一帜,风头盖过了三大家。
不过,孟昭显露出一身高绝的武功之后,韩家,孙家,张家,也就没有了反对的意见。
此时,虽是秋高气爽时节,小寒村却已经飘起了蒙蒙细雪。
被孟昭打造成练武场的宽阔石台之上,孟昭呼吸吐纳,鼻翼之间,有肉眼可见如同水流般的气浪在翻涌,双手撑在胸前,摩弄之间,一团云气凝聚浓缩,最终化为一道水球,被孟昭隔空以肉掌操控。
孟昭所创三绝神功,便是以记忆当中,雄霸的绝技为蓝本。
此时,也在进一步尝试摸索,创出契合三分归元气的攻击手段。
正在他修行之时,戚芳满面生光,极为幸福的来到场边,默默关注着孟昭。
这一段和孟昭在一起的日子,可谓是她此生最幸福的时刻。
不必为赌债而担忧,不必为银钱而发愁,有武功可供修炼,每一日,都能感觉自己在变强。
哪怕是看起来极为凶险的经历,用另一种视角来看,何尝不是一种刺激的人生呢?
因此,戚芳此时对孟昭真可谓是死心塌地。
来到小寒村后,戚芳也彻底融入了当地的生活当中。
且她知道自己虽然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