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只有鬼谷子,自始至终就一直在旁边抚须而笑的看热闹。
但是管夷吾明白,鬼谷子也能看清这一点,只是他心中所悟太多,故此很多事情都不放在心上罢了。
自这次学宫辩难之后,管夷吾索性直接与学宫之中立一经台。而在经台之下则立一铜柱,管夷吾直接将学宫法度悉数刻于铜柱之上。
如此一来学宫弟子便可以经台辩难的获胜场次,作为为衡量标准,以此来分享每月的禄粮。
而这些有能享用到禄粮的学宫士子,则渐渐的被众人与一般的学宫士子分开,称之为稷下之士。
如此一来学宫之中的格局渐渐的便自行形成。
首先是有学宫大祭酒主持学宫诸事,其次便以诸位受‘上大夫之禄’讲学的稷下先生为尊。
再下则是那些能凭自己能力享用禄粮的稷下之士!
至于普通学宫士子,虽然也能在学宫之士听讲,但是其待遇便与先前的稷下之士不同。
很多时候学宫之中诸位先生所讲的道理,普通学子甚至要再三请教这些稷下之士后,方才能勉强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