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之后,金色阳光划开阴沉的雾霾,众人终于感受到一股暖意,吸上一口冷气,随即吐出一团湿润的雾气。
醉亦辰凝眉望向前方一处斜坡,两旁皆是陡峭的石壁,高五丈左右,树木比较稀疏,能一观高处的景象。
醉亦辰虽不动行军打仗,但看地势这无异是最好设埋伏的地方,中间的小道足足五里地,两面又是高坡。
应该是为了节省路程所以开山铺路。
前辈,此地我觉得应该先勘察一番,才行通过!
醉亦辰言道,若是大军进入山谷之中遭遇埋伏,狭小的空间难以生存。
听闻连云城那位说书人曾讲到这种地势最适合用滚石等物攻击敌人。
而山谷中两侧没有任何躲藏的地方,即使靠在角落也会被对面的滚石击中。
徐昌道掀开门帘,看了看前方的环境,不出一个呼吸间便肯定醉亦辰的想法。
很快数名军士骑着快马从一侧的小道上飞驰而上。
一刻钟之后,只见几名身穿大唐军服的士兵在山头挥舞着一红一黄的旗子发送信号。
徐老,未发现异况,是否继续行军?
押送粮草的校尉解读着两只旗子的信号。
你如何看?
徐昌道的目光落在醉亦辰的身上。
醉亦辰心中盘算了一番言道:一刻钟时间,他们应该只走过一里地的距离,不过这条小道足足五里地,不如让他们从山顶上继续前行,我们保持一里地的距离,以防不测。
好,依小友之见行事!
徐昌道满意的点点头,对醉亦辰的见识颇为赞赏,纵使自己是一位大宗师境的修行者,但性格方面却十分严谨,更何况这批粮草关乎前线战局,徐昌道更加不敢怠慢。
而这条道是他们的必经之路,如果要绕行,起码要多上半月的时间,前线吃紧,不可能拖到半月以后。
马车一旁的军士立刻挥舞着红黄双旗下达指令,南宫晓晓领前军进入山谷之中。
可以看出数千名军士都一脸凝重,目光凝视左右,恐有不易被发觉的潜在威胁,这只军队纪律严谨。作风优良,用于后勤部队醉亦辰都觉得可惜。
醉亦辰不明白的是,作为后勤部队,他们的存在至关重要,一场战争的成败觉大部队原因就在后勤力量。
军队排成长蛇,山谷宛如一个张大的虎口,逐渐吞没了数千人的部队。
正当正午,寒冬之后的烈日并不灼热,但却十分刺眼,后军也进入山谷之中。
醉亦辰看了一眼左右环境,悬崖峭壁,山谷之中没有任何可以规避的地方,这种地势一旦遭遇埋伏必然全军覆没。
抬头之际,金色光束干扰醉亦辰的视线。
这样恶劣的环境也让军士将盾牌及长毛紧紧握在手中。
五里地并未发生异常,眼见出口便在眼前醉亦辰的担忧也逐渐消失。
前军南宫晓晓已经走出山谷,中军也进行一半之时,山谷的出口上方突然发出轰鸣之声。
瞬息之间,中军迅速变化阵容,目光无法勘察上方的情况,只好将彼此用盾牌护住。
戒备!
随着领军的统领一声厉喝,厚重的盾牌狠狠的砸在地面上,发出轰隆巨响,地面都在因此而颤抖,防御两侧。
紧接着山头两侧突然出现密密麻麻的黑影,来不及看清楚是什么,数百人轰然倒下。
正是从山头上滚落的石块,巨石百余斤重,从山头滚落下来威力不弱,即使是作为精锐的后勤军士也无法用血肉之躯对抗。
不过对方的目标似乎并不简单,并未对前军和后军造成影响。
不过中军却数百人受伤遇难,大后方落石滚滚,出口与退路完全封死,只有近千人的前军在外。
不好!
护粮军队的统领双眸阴沉,神色复杂的看着地势,山壁陡峭徒手攀爬不易。
外面此时也响起冲杀声,而山谷内则没有动静。
看样子不仅仅是劫粮那么简单!
醉亦辰快马加鞭寻到处于中军的醉亦梦,好在是修行者滚石没能伤到醉亦梦。
赶尽杀绝。
护粮军队的统领唐山手持唐刀低吟道。
没错,不仅是劫粮,还想让数千将士皆埋骨于此。
如此一来,不会走漏风声,即使朝廷知道了,也得数月之后。
不过那时这帮悍匪早已逃之夭夭,而唐统领更加明白,粮草属于定期派送,对方要赶尽杀绝其目的无非两种。
一种是为了自身安全,第二种便是有人在背后指使,或许根本不是为了这些粮草,而是让朝廷不知道粮草并未送至前线。
中州到大明国北凉城,星夜兼程少说也要两三月,一旦断粮前线军心涣散,弄不好可能会炸营。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