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尧听了这话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他强装出笑容,掩饰内心的不快。
“田军师此言差矣,即便恒国不来攻打宁国,我宁国岂能独善其身?仅水泥这一项便被恒国赚去了无数银两,更不必说钢铁食盐了,不打压恒国,怕是诸国库府都难以为继。”
自卫戎大炼钢铁改进晒盐方法以来,恒国钢铁和食盐的产量极丰,在恒国国内盐铁专卖的制度早被打破,且把钢铁和食盐源源不断输出国外,尽管各国疯狂控制,仍然禁止不了商人走私,于是各国盐铁价格一降再降,官府的税收下降了近乎两成。
对此,张尧也是恨得牙根发痒,有意想抵制恒国的货物,可人家的钢铁和食盐的价格实在便宜,比自己生产要划算得多。
水泥玻璃虽然贵得离谱,但是人家的那东西确实好用,架设桥梁修补城墙,有了水泥之后事半功倍,实在是拒绝不了。
贸易商的逆差不仅宁国难受,其他各国同样不舒服。
田云仰头看了看张尧,说道:“水泥这个东西其实陛下可以让人自己生产,不必仰仗恒国。我晋国早已生产出水泥,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
“哦?”
张尧向前探了探身子,“那水泥制作之术可否传授宁国工匠?”
“水泥制作乃是小术,田某临行之前,我晋国陛下已经让人尽数录于书中。”
田云从怀中掏出一本书册,高高举过头顶。
内侍将书册呈上,张尧打开一看,果然是水泥如何配比如何烧制,记录得十分详细。
他顿时来了精神,问道:“听闻军师攻打黎阳和繁阳之时使用的大炮也十分犀利,可是你晋国所造?”
“正是!”
田云躬身行礼,言语中充满了歉意,“那大炮我晋国陛下本想送来几门,奈何大炮乃兵之重器,进入宁国恐多有不敬,因此并未成行。”
“无妨,无妨!”
张尧思绪电转,晋国的大炮虽没恒国的厉害,但也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鉴,运几门过来自然没有什么坏处。
见张尧的表情有些热切,于是趁热打铁,“若宁国与晋国结盟,别说是大炮,就是燧发枪也会送一些过来。”
说完,田云从怀中取出了晋国的国书,又是双手举过头顶。
国书呈上后,张尧前前后后仔细看了一遍,无非是陈说利害,想要宁国与晋国联手对抗恒国。
“如此甚好,待朕与群臣商议后,便有国书给你,你先下去吧。”
田云躬身施礼,退出了大殿。
张尧让内侍把晋国的国书念了一遍,然后看向众人道:“诸位怎么看这件事?”
卓吉道:“晋国此行倒是诚意满满,但诸多言语却未足信,至于卫戎要强抢萧媛之言,多半为其胡编滥造,陛下不必介怀。”
张尧要娶萧媛之事做得十分隐秘,朝中只有几位重臣知道,田云又是从哪里得知?必然是卫戎那小子说了,不然田云不会提起此事。
想到这里,张尧对田云的话已经信了七成。
只听卓吉继续说道:“但卫戎吞并天下之心,却由来已久,远观鲜卑、高句丽,近观晋国便知一二,望陛下早做决断。”
苏信出列道:“晋国火炮虽利终不敌恒国,微臣以为结盟势在必行,然左大人之言亦不可废。两边先虚与委蛇,静观其变。”
苏信本赞成结盟,但是看晋国这么主动,还送这么多好东西,心里便感觉到了有几分不踏实。晋国若不是被打得丧了胆,能把这些东西拿出来?
所以他便提议观望,做个骑墙派,那边更强则倒向哪边。
其实张尧也是跟他一个想法,只是田云所说的萧媛之事,让他如鲠在喉,心中十分不快。
张尧烦躁地朝下边挥了挥手,道:“今日暂且议到这里,有什么事来日再议。”
谁知第二天下邳城里谣言四起,说是恒国大皇子要强抢萧媛为妻,要从青州借道琅琊、广陵,从江都过江,直取江乘、秣陵。
这话说的有鼻子有眼,不由得人不信。
又过了两日,传言说恒国兵马攻打河内郡,到了获嘉之后在小修武吃了败仗,就此停步不前。
不久这些传言便传到了张尧那里,至于借道一说纯熟子虚乌有,他最清楚不过。
可这么一来天下尽人皆知卫戎要娶萧媛,让张尧比吃了一只苍蝇还难受。
至于恒军吃了败仗,张尧本不相信,待斥候传来消息之后,果然证实了传言,卫戎大军到达获嘉之后多日不曾前进寸步。
于是张尧一咬牙,下定决心与晋国联盟,共同对抗恒国。
可他也有自己的打算,最紧要的是把田云送来的制作水泥的书册变成现实,这一年要为宁国省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