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蝉动 > 第一千四百三十五节训练

第一千四百三十五节训练(2/2)

片上的盐水膜极薄,根本挡不住零下二十度的霜冻,单靠盐水无法阻止镜面结冰。

    除了这些,小特务还发现了一个问题,盐水干了以后会留下盐结晶,这导致镜片更加粗糙,水汽也更容易附着。

    左重眉头皱成一团,冰瀑上的风很大,如果不戴防风眼镜,用不了多久眼睛就会被冻伤。

    可戴了眼镜,能见度又要受外部因素影响,行动人员总不能爬一段距离就除一次冰,那样太过麻烦也浪费时间。

    想了想,左重忽然想到一件事,这个时代的潜艇在高纬度地区使用潜望镜时也会遇到相同的麻烦,对方是如何解决的?

    当晚,一个小特务下山前往邮局给盟军发去密电,询问相关事宜。

    等了几天,盟军终于回复了电文,结合瑞士当地的技术水平,英国海军给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案。

    训练中断五天后,一箱超薄云母片被送到了营地,特务们将其贴在防风眼镜内侧,与原本的镜片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经过测试,这种新型防风镜的防冻效果相当出色,只要注意呼吸节奏与呼气方向,镜片基本不会出现霜冻。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归有光、邬春阳带队多次攀登冰瀑,期间发现解决了数个问题。

    时间来到1943年11月,攀登训练结束,军统行动队伍离开瑞士,分批前往挪威首都奥斯陆集合。

    抵达奥斯陆后,左重没有立刻行动,而是找了几家造纸设备厂进行考察。

    因为他们刚一下船便被奥斯陆的德国情报机构盯上了,这是德国反间谍机构的常用手段,所有新面孔都要接受一定时间的监视。

    左重装作没发现身后的尾巴,每天带着手下在不同工厂之间穿梭,最终选购了数台造纸设备,收货地点是东南亚的日占区。

    合同签订次日,德国人撤走了大部分盯梢人员,只留下一两个人执行常规监视,行动的时机到了。

    隔日,奥斯陆迎来了1943年的第一场大雪,军统包下的旅馆内灯火通明,德国特工听着屋内传来的日本小调,站在雪地上冻得瑟瑟发抖。

    旅馆后门,左重看着整装待发的归有光、邬春阳和众多小特务,严肃地叮嘱了声注意安全。

    归有光等人没有说话,齐齐抬手敬了个礼,然后悄悄走进了房后的树林中。

    踩着薄薄的积雪,行动人员走出奥斯陆城区,在一条结冰的河流旁停下脚步,归有光半蹲在树后拿出手电闪了几下。

    呼啸的风声从河面吹来,不一会对岸也亮起了一盏微弱的灯光,军统特务组成战斗队形靠拢过去。

    来到对岸,归有光和邬春阳见到了一个白人青年,对方缩着脑袋走到两人面前打了个招呼。

    “先生们,欢迎来到挪威,叫我杰克就好,我来自o的部(美国战略情报局特别行动部)。”

    既然是联合行动,英美方面自然也要派人跟随,这位自称杰克的男人就是美方特工。

    归有光跟对方握了握手,冷声询问:“我们需要的装备呢?”

    由于是通过正规途径入境,军统一方无法携带敏感物品,行动所需的武器、特殊工具都要靠英美方面提供。

    “在这里,请跟我来。”杰克招招手,带着归有光走进了不远处的谷仓。

    刚一进门,归有光就被眼前的一幕震住了,谷仓内摆放着几辆红俄NKL-26雪地摩托以及大量武器弹药。

    归有光拿起一支汤姆逊拉动枪栓,转头好奇道:“德国人不会来搜查吗?”

    杰克笑了笑没回答,看样子是不方便解释,或许o在德国情报机关有内线,所以美国人才这么有恃无恐。

    美国人既然不想说,归有光也不再追问,他看看夜光手表,向手下下达了命令。

    “领取检查武器,两人一辆雪地摩托,我们必须在四个小时内赶到预定地点,出发!”

    话音刚落,小特务们就将雪地摩托推到了冰面上,在这种环境下,平坦的河流就是直达目标的高速公路。

    轰隆隆的引擎声响起,NKL-26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朝着巴伦山疾驰,履带卷起的雪花被呼啸的寒风卷到空中,风雪愈发猛烈,瞬间吞没了车身轮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