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罗虎已经知道皇上驾到了,他带着两名亲兵骑马过来,到了范青马前,一跃下马,单膝跪下,朗声道:;末将罗虎,拜见皇上,请皇上恕末将甲胄在身,不能行叩拜之礼。
范青微微点头,见他年轻英朗,朝气蓬勃,心中十分喜爱,道:;免礼平身。
罗虎站直身子,又拱手向李岩、傅宗龙和红娘子施礼。
等众人相见完毕,范青笑着问:;小虎子,朕听说你在通州驻军,每日勤于练兵,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颇有名将之风。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看了你的练兵,朕很高兴。朕还听说你每日练兵之暇,读书写字,也常与当地文士交往,向他们虚心求教。你的这些情况,在目前咱们大顺军将领中十分难得,你不愧是咱们大顺军中的震山将!
罗虎被范青夸赞的脸色微红,说:;臣自幼起义,幸得皇上垂青,受命为一营主将。所有练兵之事,整饬军律的事,都是遵照陛下往日教导,不敢忽忘。
范青问:;朕可没教过你什么啊!
罗虎拱手道:;皇上是没亲自教导末将,但皇上这些年来,排兵布阵,用兵如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每次陛下指挥的战斗,末将都反复研究,反复推演。还有练兵的法子,陛下有的是指导别的将领,有的是说了方法,但没有实际演练。末将都一一记在心中,没事的时候反复琢磨,想出许多新的法子。刚才陛下也看到了,末将骑兵变阵,其实是脱胎于陛下指挥步兵中的鸳鸯阵。而命令骑兵泅水,则是因为看过陛下训练步兵,翻过雪堆、水沟而产生的灵感。
范青赞道:;好!原来你都记在心中。
罗虎拱手道:;其实不止这些。陛下整顿军纪,不让士兵随便骚扰百姓,有时还分出粮食救济饥民。从重治军的法子,末将也都仔细研究过。
范青含笑问道:;听说有一次你的一哨人马移防,你下令必须将驻地屋内院外,处处打扫干净,又将百姓家的水缸添满,方许离开,这件事深为百姓们交口称道。这个,朕可从没下令做过,咱们大顺军可没有这样好,你是如何想到的?
罗虎回答:;陛下,臣在孩儿兵营中长大,认识了字儿,学会读书。去年进了西安,臣买到戚继光的《练兵纪实》和《纪效新书》,认真读了,悟出了许多道理。戚继光从南方调到北方,任蓟镇总兵多年,所以通州城中上年纪的读书人,知道他许多练兵治军的故事。臣在通州,从老人们的口中听到不少戚继光的故事。前人做过的事,走过的路,俺从前不知道,现在跟着学呗。
范青点点头,心中称赞:;真好!随即又问道:;那替老百姓打扫清洁的事,也是跟戚继光学的?
;这是跟岳飞学的。
;跟岳飞学的?
;臣在西安时,有一位读书人对臣讲岳武穆治军的故事。他说书上记载,岳飞征讨群盗,路过庐陵,夜宿什么市镇。第二天天色未明,将士们为主人打扫门庭,洗净碗盆,挑满水缸,然后开拔。这故事被臣记在心中,在通州有一哨移营时照样行事,果然百姓们因久受官兵骚扰之苦,对这次移营的事传为美谈。
;什么书上写的?
;臣不知道。
范青在片刻的沉默中,暗暗点头,在心中叹道:;可惜我大顺军像小虎子这样的后生太少啦!
范青点头笑道:;这次朕视察各处军营,最欣慰的就是你了,朕要好好的赏赐你,在宫中挑选一个美女给你,怎样?
范青以为罗虎定会满心喜悦的接受,感谢皇恩,岂料罗虎一口回绝,说道:;请陛下收回成命,末将不想亲近女色,也不想成家。
范青十分诧异,道:;为什么?
罗虎拱手道:;因为末将听说过古代名将霍去病的故事,十分欣赏他的一句话‘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范青当然知道霍去病的典故,但故意考教他,问:;霍去病的故事你也知道?
罗虎拱手道:;臣听讲书的先生说过,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闪电战、穿插作战。初次作战即率领八百骑兵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杀的四散逃窜,两次河西之战,霍去病都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因为他功劳大,汉武帝给赐给他一座豪华的府邸,但是却被他拒绝了,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听了这个故事之后,臣十分崇敬这位古代名将,立志向他学习,不平定天下,建立一个太平世界,臣绝不成家。
范青赞了一声;好,你你年纪轻轻,不近美色,抱负远大,实在难得。
罗虎又道:;臣还听先生讲过抗金名将岳飞也曾拒绝过同僚赠送的美女。所以臣以为,古今名将都是相同的,要想能训练一支百战百胜的精兵,必须先从自己做起,处处以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