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顺第一谋士 > 第400章 关于选妃的讨论

第400章 关于选妃的讨论(2/3)

于是他在王从周和武士们的前后扈从下回武英殿去。

    傅宗龙的学士府设在明朝的戎政衙门,所以他同李岩在内金水河南边送范青出归极门以后,再同李岩拜别,然后转身往东,步出会极门,从文华门的南边出东华门下马。当他们快出东华门时,傅宗龙拉住李岩止步,小声说道:

    ;林泉,皇上妃嫔不多,至今只有一子一女,这次攻克京师,是否选妃,也是我大顺朝臣民所关心的一件大事。适才皇上听了吴子宜的禀奏,又看了一张仿书,已动了采纳费宫人为妃之意。此为我大顺朝一大好事,足下位居丞相,为朝廷中枢大臣,为皇帝采选妃子也是你份内的事情。理应劝皇上召见费氏,何以默无一言?

    李岩笑一笑,说道:;愚弟受陛下殊恩,谬蒙以国士相待,正患无以图报,岂不关心陛下选妃大事?只是……

    ;尊意如何?

    ;弟有一点浅见,只敢对老兄说出,望勿使同僚闻知,也莫让皇上知道。

    ;你我知己,无话不谈,请足下快说出来吧。

    ;以弟碌碌浅见,皇上初来京师,应以安邦建业为急务,首先昭示天下,废除前朝一切苛政,更要紧的是从今废除三晌,永不再征;其次是号召京师及各地前明官吏,只要诚心投顺,照旧录用,但对贪官污吏一定严惩不贷,以其家财赈济饥民。京师虽为明朝皇都所在,但辇毂之下,贫民甚多。平日江南财赋与米粮,赖漕运源源供应京师。近来漕运已断,京师官家尚可支撑一时。贫穷小民,家无积粮,马上就有饥馑之忧,如何平抑粮价,救济贫民,安定人心,虽然困难甚多,但亦刻不容缓。还有,欲求安国定邦,建立百世基业.必须广罗人才。自古英雄创业,可以马上得天下,而不能以马上治之。京师为天下视听所系,亦是人才荟萃之地,陛下到京师后首先急务应是招纳贤士,正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今日陛下一到京师便留意选妃,虽出自臣下忠心……

    傅宗龙捻须微笑,道:;弟真乃‘贤相’也!你所言极是,在下负责民政,废除苛政、赈济京师饥民的事情本就是在下分内之事。那日皇帝在钓鱼台行宫申斥于我,让我轻虚名而重实务,在下回去之后,仔细反省,深有体会。昨日在下写了一封奏折递给皇上,其中就有丞相所说的这几项,只等皇上批复呢!

    李岩大喜道:;大学士如此重视收拢民心,如此以来,咱们就容易在京师站稳,应对外敌。

    傅宗龙又笑道:;我知道刚才你这番话有点醒我的意思,所以我才把递上折子的事情对你说了。

    李岩连忙拱手道:;不敢!

    傅宗龙哈哈一笑道:;我傅宗龙今年已经六十有二,投顺范皇,实属老骥伏枥。能在范皇身边效力,也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幸。在我这岁数,好多事情都想开了,不论是丞相,还是别的臣僚的批评,在下都能虚心接受。唉!

    说到这里傅宗龙叹了口气,接着道:;回想当年崇祯朝,在下半生为官,深知当年朝廷党祸之危害,一旦有党,皆各执私心,置国家公利为不顾,可以说,大明朝灭亡,有一多半都是党祸之故。咱们大顺朝刚刚建立,上有皇上英明神武,咱们下面这些臣子也要戮力同心,和衷共济,全心全意的辅佐皇上,千万不能重蹈前朝党锢之祸。所以我请丞相,不管什么事情,只要我傅宗龙有不对之处,尽管直言不讳,我傅宗龙绝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怨恨不满。咱们二人同心协力,把大顺朝建成太平盛世。

    李岩听了傅宗龙这番开诚布公、推心置腹的话,心中也很感动,他虽然在见识谋略上比傅宗龙稍强,但若论胸怀却要比傅宗龙稍逊一筹,起码他就不能如傅宗龙这般虚心接受别的意见。但对傅宗龙的这番避免臣子之间结党营私,为了私利各树门户的建议非常赞同,连忙拱手道:;大学士所言极是,李岩受教了。另外大学士胸怀宽广,一无私心,也让在下钦佩。

    俩人又是互相做揖,然后一起大笑,感觉彼此间的关系亲密了许多。

    李岩道:;其实,大学士刚才说的为皇上纳妃事也很重要,咱们皇上英明神武,是天生的圣主。进入京师之后,我见皇上一直能保持清醒冷静,始终没有志得意满的骄傲之态。对吴三桂和满清的情况也十分了解,保持警惕之心,所以为皇上纳妃也无损圣上英明,不会蒙蔽圣上心智。其实在下也十分留心此事,今日上午,弟奉旨去处理懿安皇后出宫之事,知道崇祯女儿长平公主,论容貌在宫中数一数二,颇通文墨,而且是公主身份,地位尊崇。倘若陛下必欲在目前戎马倥偬中选一妃子,长平公主未必不强于费珍娥。应该从二人中挑选一位,何必今日就匆忙决定?

    傅宗龙猛一高兴,问道:;既然你知道长平公主才貌出众,举止优雅,堪充大顺后宫之选,何不奏明陛下?

    李岩笑着说:;我之所以不急于奏明陛下,第一是弟认为陛下选妃事不宜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