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正要忌讳的是英国。在我看来,当我们打得美国人落荒而逃的时候,她就会出来调停,调听不成她肯定要对我们宣战。英国的加入是另外一个变量,它的造船业衰败近二十年,还能发挥出怎样的能量是个值得细究的问题。
杨锐说到这里停顿,旁边王季同道:;竟成这次说多了……
按规矩开会素来是下层先发言,而后高层在定板,没想杨锐一激动自己就先拍了板,这等于束缚了下层的思路。杨锐闻言有些不好意思:;是我多言了,大家接着说吧。
外交策略杨锐这已经是拍板了,好在仅仅是外交。周思绪清了清嗓子道:;先生刚才判断的没错,对美国这样面向两洋、重心在东海岸的国家,只有在大西洋与其交锋才能最终迫其求和。封锁大西洋就不可能漏掉加拿大,所以说英国或迟或早都会对我们宣战。
从这个角度说,陆战其实又不可避免,特别是苏伊士运河、马耳他岛、直布罗陀海峡三个战略要点,甚至为防止英国用轰炸机轰炸地中海船队,也许我们还要登陆英国本土……
;这不可能吧!刚才低头的张坤说道,;登陆要花多少军费?
张坤是主管军费的,他一开口周思绪不得不解释道:;如果美国制造出航程达六千公里的轰炸机,那几乎整个地中海商船都在这种轰炸机的威胁下。还有大西洋上的封锁舰队,美国人很可能用单程飞行的方式对舰队进行轰炸。再就是战略物资封锁,如果把这种轰炸机改为运输机,一些重量不大、比如工业钻石将通过运输机运输,使封锁部分失效。总参认为登陆美国东北部就不如登陆英国本土,只要登陆,英国的抵抗肯定要弱于美国。
;那如果这种轰炸机是从德国起飞呢?张坤再问。;就没有遏制这种轰炸机的武器?
他这个问题只能由王季同回答了,在众人看过来之际,王季同道:;有,且不止一种,但还不成熟,需要时间试验。
;需要多久?小徐先生。周思绪追问,美国远程轰炸机是他最为头疼的东西,特别是单程穿梭轰炸,这使得远距离封锁完全失效,且对封锁舰队杀伤极大。
;大概在三年五年之内吧。王季同来了一个约数,答了比没答更折磨人。
杨锐听闻他说要三到五年,能想到的武器就是对空火箭、使用第二代发动机的喷气机、以及使用激光陀螺仪精确制导的弹道火箭和巡航火箭。杨锐想着间,王季同看着一脸痛苦的周思绪,又道:;美国人远程轰炸机出来时,我们的反制武器也应该差不多出来了。他说完又看向杨锐,;地中海航线我看最难的还是亚欧运河,条约稽疑院不批准,什么时候才能通?
;先生,大概在今年年底运河可勉强通航,明年年中正式通航。情报局张实开口道。;苏俄现在正准备开始第三个五年计划,其重点就是将前面两个五年计划的一些项目改成军工项目,所以急需外汇购买机床。
;苏俄想干什么?王季同转头看向杨锐,他不为运河通航而喜,反为苏联扩大军工而忧。
;还能干什么?杨锐并不在意,;无非是欧洲德国在大肆扩军,斯大林急需戒备;再就是我们这边——如果输了,可以反咬一口。你就放心吧,他们没机会的。我们不与德国结盟,德国一定打他,他那时候反而要求着我们。
杨锐回答完王季同,刚想问周思绪说的机床,话到嘴边又忍住了,他道,;你还是对情况做个简要介绍吧,不然这样有一出说一出,什么时候才能算完。
;是,先生。周思绪答应着,他道:;总后基本沿袭了之前的物资计划,即将主要资源向海军和空军倾斜。现中日朝三国合计:舰船方面每年务必建造二点五支航母舰队及相应补给基地、一百艘大小潜艇、五百五十万吨商船和五十五个护航编队;海空军每年需生产大小飞机四万架,培训四百小时以上飞行员四万名;陆军,除海军陆战队扩编到十个师外,其他部队不做扩编,但十个装备新式战车的装甲师、十五个摩步师、三十个三角标准师的规模仍需保证。
涉及的战略物资在最高峰时,预计将消耗油料七千万吨,其中军用油料四千万吨;消耗各种钢材四千万吨,其中军用钢材一千五百万吨;消耗铝材六十万吨,其中军用铝材五十万吨;消耗铜八十万吨,其中军用四十万吨。另外每年还需消耗锰矿九十万吨、锌五十万吨、橡胶三十万吨、铅三十万吨、铬十五万吨、锡八万吨、石棉七万吨、镍四万吨、锑两万吨、钼一万五千吨、钨八千吨、镁五千吨、钴一千五百吨、钒一千吨、汞一千吨……,
以上物资除锰、橡胶、钴、云母外,矿物都能自产;除橡胶、锌、锰矿石外,其余矿物都建立了五年战时储备。只是石油规划产量和炼油产能距离最高峰时还缺一千至一千六百万吨,钢的规划产量与最高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