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闻是一,挟洋是二,这便是翁文灏竞选组阁的底牌,而翁文灏本人,他虽然和其他地质学家一样厌恶复兴会(自第一届内阁起,国家矿产勘察就处于停滞状态,除了宋教仁执政的数年。究其原因,是杨锐固执认为所有矿产学家都是统制派核心成员,因为必须依靠巨大的国家资源才能完成密集的地质调查,所以这些人极力鼓吹政府对矿产进行统制,并强烈要求成立国家资源委员会,但这与复兴会政策相悖,是故原矿产司丁文江等人相继辞职,而后矿产司名存实亡,国内探矿工作实际是由各矿业公司所聘请地质人员负责。此政策以及早年章鸿钊一案使国内大部分地质学家仇视复兴会,并加入国民党或国家社会党),
但他本人却不想从政,只是他与留美派交好却又不是政府暗中提防的英美留学生,同时他还是宁波人,与甬商集团关系匪浅,再加上博士出身,这才被国民党内定为竞选候选人。而他自己,也是迫于改变太平洋局势,希望挽回中美关系,制止避无可避的太平洋战争才欣然应诺。说句大白话,复兴会丑闻是可以让他勉强上台,但中华总理不是美国总统,虽然稽疑院从未提交总理不信任案,但如果他不能解决中美争端和战争威胁,很快就要下台,所以从这点来说,他的内阁存在多久全看美国人脸色的。
这个道理以前大家都懂,即便以前不懂,现在也都懂了。谢伟思看了胡适、拉铁摩尔几眼,再问道:;那请问翁先生,新政府上台后会干些什么呢?能解散东亚同盟吗?
;严谨的说,这个没有可能。翁文灏扶着眼镜道,;但新政府可以不批准和苏俄的反侵略互助条约,另外还能去除那些对基督教青年会、太平洋国际学会、教会学校的限制,还可以与美国签订商业协议,尽力保证门户开放政策的施行,还要可以限制棉花、烟草、以及其他工业产品在欧洲和南美市场的输出……
今年亚元将正式发行,其中涉及中日朝三国众多政要和既得利益者,即便有美国支持,翁文灏也无法撼动东亚同盟,更不要说解除同盟——虞洽卿曾对他委婉表示过:如果他上台破坏同盟,那除了下台再无选择。因此,他只能在其他地方让步来打动眼前的谢伟思。
;翁先生……在翁文灏还要许诺时,谢伟思将他打断,;我想你误会了,合众国人民真正关心的是东亚人民何时不再受皇帝、法西斯、愚昧教会、封建制度的压迫和统治。他们是那么的勤劳,本应享受主赐予的自由和民主,但当权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肆无忌惮的奴役他们,这里没有工会、没有八小时工作制、没有五一劳动节,有的仅仅是封建家长性质的管理制度……
既然会被胡适领到这里来,那翁文灏就是被信任的,因此谢伟思可以说一些官场上不能说的话,可他的发言让翁文灏震惊,并且在环顾诸人发现只有自己如此时,他心中更是巨颤——这已经不是调整对美关系的范畴了,也不是他无能为力的东亚同盟,这是要变更整个国家政治体制。;谢先生,说实话,对此我完全无能无力。我不认为我、以及国民党或者国家党能改变中华的现有体制,先不提这会引起必输无疑的南北内战,就说民众也对现状很满意,他们并不知道自由民主为何物,也不会为自由民主而献身……
;咏霓…听出翁文灏言语里的拒绝,胡适马上道:;作为在成都出生并在这里长大的美国人,谢先生对我们这个国家、我们的人民不光了解,还有深厚的感情,所以他才会这么说话。放眼世界,民众大势浩浩荡荡,复兴会逆势而行,总是要被历史抛弃的。
胡适帮谢伟思辩解完,又把话题引向翁文灏所关心的问题,;只是就目前言之,如何缓解中美紧张局势才新内阁的当务之急,而稳住新内阁又是促进中华早日步入民主的基石,此两者其实是相互相成的。如果美国希望中国有朝一日真的实现民主,那就应该在保持善意的情况下终止很可能步入战争深渊的军备竞赛。
;先生们,这是无法做到的。谢伟思耸了耸肩,表示很遗憾,;如果不是因为中国和日本不肯解散同盟,早在伦敦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如果解除在太平洋方向上的中日军事同盟呢?翁文灏犹豫了之后才道,这是他苦思冥想才想到的办法。既然经济不可触动,那军事是否能调整?
;这个……谢伟思不做回答,他看向拉铁摩尔,而对太平洋局势深有研究的拉铁摩尔摇头道,;虽然我很想说这是个好办法,但以中美之间的分歧看,仅仅解除中日军事同盟是不够的,因为自始至终美国都在强调门户开放政策。东亚不但是经济贸易上,还在金融货币上走向一体,这样的结果是太平洋西岸将出现一个面积超过一千八百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