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清末英雄 > 辛卷 第八十七章 上

辛卷 第八十七章 上(1/3)

    波斯除了英国没有其他好顾虑的力量,而波斯整个国家建立在中英势力之上,一旦双方抛弃了这个政府,那它被彻底推翻是屈指可数的事情。在与波斯国王亲切交谈数日后,杨锐便从德黑兰直接回国,在阿拉木图机场,杨增新、彭清鹏以及一干日本人正在等待。

    长途飞行让人极为困倦,特别是飞机飞行的高度只有两三千米,气流极易造成颠簸,这不得不让杨锐怀念飞艇。不过日本人在侧,杨锐还是打起精神和机场等候的诸人见礼——新日本来首任总督是日本的殖民专家,后藤新平。

    ;先生旅途劳顿,还是请先休息吧。回到北庭总督府阿拉木图,彭清鹏见杨锐脸上掩饰不住的倦意,小心建议道。

    ;没事,给我泡杯浓茶便好。杨锐满不在乎的道。;这地方刚占下来,心里不踏实,你们还是先介绍情况吧。

    新占之地被命名为北庭,此完全参照历史的北庭都护府,因为这个名字,很多人有建议将西域改称谓安西。不过叫什么名字都是文人的事情,在杨锐看来,只要不叫新疆便好,这些地方可都是祖宗故地,绝非什么‘新’疆。

    北庭总督区的报告每月都发给杨锐,移民的进展、本地官员的任命、总督区的施政方略,这些都极为细致的写在报告里,现在杨锐一下飞机就要汇报,彭清鹏总觉得摸不着头脑,而杨增新却是老吏出身,感觉到了杨锐对北庭很不放心,便反客为主道:;总理有什么不放心的吗?

    深深的喝了口浓茶,杨锐的精神好上不少,他讪笑道:;我当然很不放心,若不是日本人也在此地、还有蒙古人、卡尔梅克,我都想放弃北庭了。

    ;什么?!!杨增新和彭清鹏大惊,当初为了在西面开疆扩土,几个人可是费尽了心血、绞尽了脑汁,现在杨锐居然有放弃的打算,这岂不是说之前所做的一切全都白费了?

    ;是俄国人要打过来了吗?彭清鹏忙问道。北庭是从俄国手里抢下来的,从军事上说,真正能威胁这里的只能是红俄。

    ;不是。杨锐摇头,现在红军正在清剿各地白军,而且很快就要进攻波兰,他们才没空管东面的事情。真要来攻,一定是华沙战败后不得不开辟亚洲反资本主义战场,但,历史和原来已完全不同了,此时红军比历史上更强,华沙他们未必会败。

    ;那就是回教了!杨增新肯定道。他知道杨锐一向对回教深有忌惮。

    ;嗯,正是这个原因。杨锐在德黑兰几日,不但与国王畅谈,还与乌勒玛的教士做过交流,更参观了穆斯林社区,初时觉得这类似与中国的农会组织,但细想却发现,农会与其相比,只是形似,精神层面则是云泥之别。

    ;国人求神拜佛敬祖宗,说到底还是有所求,所以不管有多信,其实都是一种交易;而回教徒的信仰却是真的,最少大部分人是真的,如果让一个村的汉人和一个村的回人竞争,最后一定是汉人完败而回人必胜。杨锐说完叹了口气道:;我很担心移民无法和回民竞争啊!

    杨锐的担忧彭清鹏是不懂的,他道:;按规定,各个农会都有农兵更有枪械,军队也在一边压着,回人还敢造反吗?

    ;不是这个层面的问题。杨锐摇头,他此时的精力不足以向彭清鹏完全解释清楚自己的担忧,因为这根本不是武力的比对,而且有先进武器的一方未必绝对有优势,最少不能几百年上千年都保证这种优势。

    ;但蒙古人和日本人却足以压制住他们。杨增新明白杨锐说的是什么。他都此也苦无良策,说句不好听的,汉人实比回人更奸诈怯弱——回人处事常常要顾及真主,而汉人行事只考虑实际,所以他几次报告关内不要什么人都运过来,一些‘顺民’移过来只会坏事。

    ;我们现在所依仗也只有蒙古人和日本人了。蒙古人的信仰不必担心,日本人也是死脑筋,这两类人在中亚,多少给了杨锐一些信心。;但问题终究是要解决的,总不能事事都依仗着蒙古人和日本人吧?

    ;这……杨增新苦笑,;我能想到的就是让他们多生孩子,只要我们比他们人多,终究能占住这片地方的。移民一人需五百华元,反倒不如关内精挑细选后只运两百万人来,而后鼓励他们多生养,生一个补贴一百华元绝对比移民划算,而且生于斯长于斯,人口才能真正稳固。

    ;关内要怎么精挑细选?杨增新虽有报告上来,但杨锐却未细看,他记不得上面的内容了。

    ;关内来的大多是无地农民,这些人虽听命令,但光凭这些人是无法和回民抗争的,因为他们太过恭顺。反倒是一些胡子、响马,他们天不怕地不怕,倒有压住回人的可能。杨增新笑道,;可惜有人老是担心这样回乱,不敢将这些人送过来。

    ;这些人难道不怕他们闹事,要知道这里可是没有禁枪令的,到时候人手一枪,几十个上百人一组,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