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人再回去。连摘水果都要跨国旅行,可见美国劳动密集型农业成本有多高。中国则相反,农村的田要么荒着,要么改种果树,根本就没种粮食的意思。
不过在这个时代,因为人口只有四亿多,人均耕地高出后世数倍,而农业只有机械化的雏形,自动化连影子都见不到,情况和百年后完全不同。杨锐也闹不清原因在哪里,只是被杜亚泉这么一说,他又觉得事情还真是大有可为。
;你们还是先拿出一份详细严谨的报告上来吧。至于卖粮给同盟国的事情,马上就办。杨锐吩咐着。
;可现在美国卖不出粮食农场主就要破产,我们的粮食也涌入欧洲,特别在这个关卡上,我担心他们会狗急跳墙啊。杜亚泉道。
;除非他继续贷款,要不然谁会买贵了四倍的麦子?杨锐道。;你就组织人运量吧,把同盟国的黄金都给我装回来。美国人要是敢动手什么的,不是还有日本海军吗,花了好几亿日元请他们做保镖,总是要有点作用吧。
总理都下定决心卖粮了,杜亚泉几人就再无顾虑,告辞前去筹划了。他们走后杨锐却没心事处理其他事情,刚才杜亚泉提了一句必将发生农产品冲突,让他心生警惕。
以科技振兴农业,再以农业为龙头,带动下游的食品、纺织等轻工业,同时拉动上游的重工、化工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当初考虑如何建设中国工业所选择的路线。数年来,各项工作进行极为顺利,特别是现在,欧战挣了这么多钱,对教育的投入、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农业、以及农业科技的投入都在加大,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即便没有二战红利,这个国家也将会是世界性强国。
只是,因为工业化之路和美国人走的是一模一样,而且时间更短,准备更不足。这就使得中美两国的经济结构完全一样。到时候美国人出口粮食,中国也出口粮食;美国出口家电汽车,中国也出口家电汽车……,产量虽然不同质,但同类。
美国人有先发优势,可中国人有人力成本优势,一个月两三美元就兴高采烈的中国人,一天就有五美元的福特工人,这种劳动力成本差异,杨锐和徐华封当时以为将会体现在工业品上,可现在却真正的反馈在农产品上,这是什么状况,中美难得真要死磕吗?
银安殿那块善恶轮回的大匾下,胡思乱想半天的杨锐忽然想去看看航母了。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 class=list-inline
</ul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