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围攻,如果和同盟国那边的关系再僵一些,那布尔什维克下台的可能性极大,即使不下台,也要比原历史弱的多,二战时是否能抵挡住德军的进攻可就另当别论了。然而,也有可能是因为得到的数据不准确,据闻布尔什维克已全面动员工会了,他们号称要建立一支三百万人的红军。不过就目前的情况看,算上北高加索的第十一集团军和被击溃的第十集团军,再加上彼得堡、莫斯科那边的部队,红军的人数最多不超过五十万;后备兵有多少、新兵营有多少,就完全不知道了。
;佩忍那边有没有什么情况,俄国人上门了吗?照说发完最后通牒是要撤退的,可现在俄国被四面包围,国内混乱不堪不说,铁路运输也时断时续,所以收到通牒答复后陈去病只是往彼得堡去了,准备从那里坐船前往瑞典,但他们现在被阻于圣彼得堡。
;找了。谢缵泰也是刚刚收到的电报,公使馆的大功率无线电台被毁,陈去病通过国际电报网发回来的东西只是简单的密号,全权代表变成了真正的全权代表。;他们正在谈判,进展是不是顺利就不知道了。竟成,我就担心骑虎难下啊,到时候,布尔什维克要我们撤退,可英国人在后面顶着不然我们撤怎么办?
;这是个问题啊!杨锐也不得不拍着脑袋想着个棘手的事情。这可不是十几年的日俄战争了,那时候吃完原告吃被告,换换马甲而已;而现在,复兴会已是一国执政政府,远征军虽然有那样的事情,但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毕竟哪个国家不是带着私心去参战的,且就行为上而言,远征军无可指责。可对布尔什维克却完全不同了,这种根植于西方却异于西方的异端,上等人根本就容不得他生存。你碍于利益不参战可以,参了战却又玩两面三刀,那中国的声誉……
杨锐的忧虑也是大家的忧虑,几个人愁眉不展之际,杨锐打了个电话让总参的贝寿同过来一下。半个小时后他到后,谢缵泰将情况一说,贝寿同却道:;先生,最新的消息,土耳其军队现在撤出了巴库,那地方又被社会革命党的人占领了。
;怎么回事?土耳其占领巴库就是为了给德国弄油料的,他们撤退是什么意思。
;刚刚收到的消息,英国人在美素不达米亚前线将土耳其军击溃,所以他们不得不撤退。贝寿同道,总参和各国司令部互通消息,眼下他不但关注察里津的战事,还关注整个世界的战事。
贝寿同说完,杨锐正深以为然之际,谢缵泰却道:;不对!米索不达米亚那边失利了,为何要在巴库这边撤退?巴库关系到德军的油料,油料又关系到大战的胜负,土耳其在巴库的军队不是很多,为何要撤退这些人呢?这里肯定有问题。
谢缵泰不说还好,一说贝寿同和杨锐也愣住了,好半响杨锐才道:;你不会是说,土耳其和英国人正在和谈?
;我判断有这个可能。谢缵泰说道。;当然也有可能这只是一种姿态,就像我们和布尔什维克一样,只是在和谈,但战事却还在继续,不过大家都不想再打了。
谢缵泰说完,杨锐就看向张实,张实却是满脸惭愧——相比利用波兰人渗透德国奥匈俄国,情报局对土耳其的刺探是极为有限的,他并不了解土耳其高层的动向。
;如果土耳其投降的话,那么欧洲战局会如何?杨锐目光从张实脸上划过,问向贝寿同。
;士气一定是大跌的,就怕这回引起连锁反应。贝寿同道。;特别是奥匈,皇帝本来就不想打的,可德军占领巴黎后,碍于形势他们不得不中止了和谈。现在土耳其在米索不达米亚平原被英军击败,他们很有可能会以和谈作为要挟——要么德国出兵,特别是出装甲兵相助土军;要么他就彻底倒向协约国。以情报局之前所提供的情报分析,我倾向于前一种可能;至于石油,既然土耳其占领巴库后日夜都在运走油料,想来那些运走的油料已经足够德军用一年了吧。
一年?大概半年就够了。杨锐想着明年年中就要结束的大战,心中如此想到。他对着谢缵泰和张实道:;你们这段时间务必要多打听一下土耳其的情况,土耳其真要是和协约国和谈了,那战争也就快结束了。现在整个国家大半部门都绕着欧洲战事转,一旦欧战提前结束,各个方面都要做很大的调整。我们这艘船可不是说转弯就能转弯的,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