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成为人生赢家的对照组[快穿] > 第260章 第两百六十章清穿文世界20

第260章 第两百六十章清穿文世界20(6/7)

比得上一个皇子王爷?除非是太子来了。”

    众人吵成一团,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最后还是钱商人一脸狠意,“既然他们想打价格战,和我们抢地盘,那我们就和他们杠到底,只要我们的价格更低,就能留住百姓。他们总不能强逼百姓不能买我们的吧?”

    “可是他们运了很多粮食过来,打价格战也不会输吧?”有人舍不得其中的利润,委婉道。

    “哪里比得过我们,运费不要钱?打通路上的关节不要钱?所以他们的价格一定比我们贵,只要我们苟住,就能逼得他们无路可走!”这就是本地人的优势,不仅是地头熟,也少了很多额外的支出。

    其他商人面面相觑,不想答应,可他们已经被逼到了绝路上。

    百姓们惊喜的发现,新粮铺的价格又开始降了,而不等他们购买,其他粮铺也跟着降。

    那边一降,这边也跟着降。

    一文,两文,三文,足足降低了十文。

    百姓们奔走相告,但没一个人买粮食,都等着越降越低。

    新粮铺索性来了个狠的,直接又降低了十文,并且,新掌柜亲自出来,站在高台上解说,“这是最后一次降价,我们不会再降了,以后无论别家怎么样,我们都按照这个价格卖!”

    百姓们不相信,认为还可以再等等。

    然而在郊外的各个农村,以及流民组织里的小头目们,已经接到了消息,让他们准备好钱去买粮。

    其中好些人,要是府城那些百姓看见了,都会觉得眼熟。

    因为那就是刚开始,大批大批来新粮铺买粮食的人。

    四爷负责坐镇大局,而十三爷则是被他派去了办事。

    办什么事呢?雇佣一些村民和流民来演戏。

    让他们带着人嫁妆来买粮,把粮食买走后,又交还给粮队,第二天继续运到粮铺,而他们换掉一些青壮年,接着买,周而复始。

    给府城的百姓和那些粮商们造成一个错觉,那就是他们有源源不断的粮,并且很多很多地方都买了大批的粮,再积压出去,今年的粮食就卖不出去了,给商人们造成恐慌,也给百姓们打一针强心剂。

    而农村和流民当中,最不缺的就是青壮年了,每天都可以轮换。

    至于运到官府仓库中的粮食,也没有想象中的多,不是那二十万定金,六十万全款买不到足够的粮。

    而是四爷不可能自己出这笔钱,这是为朝廷做事,得公私分明,如果是他自己出,势必会引来朝堂的攻讦,和康熙的猜疑。

    毕竟随随便便就能拿出六十万两,那他手里得有多少?

    所以钱是不可能给的,四爷玩的这一手,叫空手套白狼。

    先用二十万定金,和江南京城两地的粮商达成协议,让他们愿意把粮食运到两府。

    然后在这边,用计谋迫使本地的粮商降价卖粮,毕竟这两地的粮食是不缺的,之所以价格这么高,都是因为当地的粮商奇货可居,抬高物价。

    只要他们主动降价了,百姓们就能买到便宜的粮食。

    而真正缺粮又缺钱的,是那些流民,他们一路逃荒到这里,真正还有余粮的,是真的不多,没钱,他们就连回乡都做不到。

    而京城和江南两地的粮食,都是为他们准备的。

    之前,钱商人他们花高价买粮,新掌柜没阻止,为的什么?

    只因为那时候的粮价太高了,卖给百姓们是害人,但卖给粮商们就不一样了,也让他们吃吃高价粮的苦。

    那些粮食合起伙来,买走了四爷这边四分之一的库存,而付出的价格,完全抵得上所有粮食卖出去的利润,以及路上的消耗。

    也就是说,即便这些粮食免费送给那些流民,商人们也没亏。

    当然,四爷没打算这么干,而是等着本地百姓以及还算富裕的流民们买够了平价粮,就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卖给剩下的人。

    至于他们没钱买粮?没关系,四爷和商人们谈好了,以工偿还。

    什么叫以工偿还呢,这些流民是要回山东呢,并且是大批大批的回,而商人们,可以让他们帮忙运送货物。

    古代运货一个难点,就是人不够,牲畜不够,行路艰难。再加上路上也可能有危险,不确定性增加。

    商人行商,往往需要组成商队,雇镖局护送,成本成倍的增加。

    现在四爷想了一个法子,反正这些流民们都要反向,而且是由官府组织,一批批人一起行动。

    那让他们运送一点货物过去,也是顺便的事,商人们只需要派出一两个管事,带着几个伙计跟着走就可以了。

    山东那边洪水过后百废俱兴,需要各种物资,不仅是粮食,还有布匹,陶罐等各种生存物资。

    这些东西,专门过去一趟,赚不了几个钱,还费事。

    但如果有免费的人力,他们只需要出几个看管的人,后续售卖,这些流民也能帮得上忙,他们毕竟是本地的,吆喝一声,需要的就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