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18世纪全面战争 > 323 斯巴达故地决战

323 斯巴达故地决战(2/3)

的山谷之中。

    想要迂回包抄只有两种方式,翻山越岭爬到敌人的后方!

    哪怕士兵们有这个毅力,等爬过去正面战斗差不多也结束了……

    第二个方法就是强行突破敌军两翼部队的防线,穿插进去侧击敌军正面主力。

    之前双方的侦查遭遇战已经证明,希腊国防军真的不是英王德意志兵团的对手……

    根据希腊国防军幸存士兵供诉,英王德意志兵团的士兵最让他们恐惧的就是枪法。

    英王德意志兵团的枪法让他们怀疑自己遇到了法兰西国防军!

    不错,英王德意志兵团最骄傲的地方就是他们的枪法和装弹速度。

    英王德意志兵团更倾向于用火力消灭对手,而不是进入刺刀肉搏战中,其实,英王德意志兵团很适合充当轻步兵,他们跟其他英国部队配合作战的时候,一般也是作为山地兵和轻步兵使用。

    这次虽然没有英国红衫军配合,但印度仆从军数量足够,英王德意志兵团自然不用充当主力。

    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还发现英军将火炮都布置在两翼阵线上,中央的印度仆从军队列中,看不到一门英军火炮!

    连普通的臼炮都看不见!

    这是不相信印度仆从军,还是打算利用火炮交叉射击?

    不过英军的火炮很多都是从军舰上面拆卸下来的大口径舰炮,射程够远,布置到两翼有英王德意志兵团护卫着,倒是更加安全一些。

    这自然也增加了英军阵线两翼被突破的难度。

    当然,英军战线的中路主力比起两翼也不是没有优势,至少亚里士多德通过单筒望远镜,至今没能看到印度仆从军的尽头,密密麻麻全都是阿三头巾!

    “英国人将这些印度人训练的不错,他们竟然在走队列的时候没有顺拐。”

    亚里士多德心里嘀咕道。

    在层层递进的印度仆从军各个队列之间,则是穿着亮眼红色军装的英官。

    这些英官全都骑乘在战马上,亚里士多德估计他没能看到英国骑兵的原因,就是战马都分给这帮英官了!

    在印度仆从军的队列前后左右,还有穿着明显华丽一些,有了军服样子的印度人,这些人哪怕是亚里士多德这个不了解印度仆从军的外行都能看出来他们基层军官的身份。

    在一群廉价布袍印度兵中,穿成这样真的十分显眼,很容易被印度兵辨认出来。

    排队枪毙时代,军官的服装之所以要一个比一个华丽,一个比一个特殊,就是为了让士兵们便于分辨。

    反正这个时代的火枪性能不足以支撑远距离视距内的狙击,军官不用担心仗没打完自己先被狙杀的问题。

    当然,这里不包括那些随同士兵一起到前线的基层军官。

    在排队枪毙时代的军队中,军衔越高的军官穿的军服,戴的帽子越是特殊。

    那些将军们甚至还会给自己披上绶带。

    其实,勋章和绶带这些东西,都是从欧洲传过来的。

    没多久,亚里士多德的视野中就被密密麻麻的印度兵填满,比起英王德意志兵团还能看到队列尽头不同,亚里士多德无论怎么看,都无法目视到印度仆从军的尽头,对方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当然,亚里士多德对面的英国将军们,此时也在皱眉思考着同一件事,希腊国防军的兵太多了!

    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尽头啊!

    这时候,刚刚在战线停下脚步的古拉格,突然听到和他同样是首陀罗,但因为表现好被提拔为少尉的军官呼喊着他听了不知多少遍的话语。

    “战场上谁也不准后退,后退者会被后面的部队立刻杀死。

    你们有权力击毙和杀死前面溃败回来的部队,不会遭到任何惩罚,战后还能得到加餐奖励!”

    如果从天空中俯视印度仆从军,就能发现,印度仆从军被分成一段一段的,每一段足足有一万人,平摊开将整个正面战场都覆盖,但纵深却只有寥寥几排而已。

    每一段之间都间隔了百米左右的距离,刚好是燧发枪的最大有效射程!

    英国将军们为了激发印度仆从军的战斗士气,可谓是煞费苦心,各种战后胜利的奖励暂且不提,光是这督战制度就充斥着残忍的味道。

    后面的分列是前面分列的督战队,拥有对溃兵的无限制狙杀权力,甚至杀死溃兵还会有奖励!

    当然,你要保证在战斗结束前,自己不成为溃兵,才能领取到奖励……

    为了保证这些印度阿三能痛下杀手,每一个万人战斗分列都是来自同一个土邦或地区的人。

    如此一来,不同分列的印度兵就来自于不同的地方,甚至连语言都不尽相同。

    印度次大陆从来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即便是莫卧儿王朝,距离统一整个印度次大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所以,印度次大陆分裂成很多歌土邦王国,不同的土邦王国之间还会互相仇视。

    对这些印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