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夏秦帝国风云录 > 第18章 【韩信案淮南之乱始末】(末)

第18章 【韩信案淮南之乱始末】(末)(1/2)

    韩信案淮南之乱始末(五)

    秘史载,韩信于摄政十四年秋天正式于东阳僭越,称“淮”王。

    这个消息传到江东时,共尉不惊反笑,因为他在韩信身旁已有一枚棋子。

    此人官居典军都尉,原本是东阳县尉,其人贪生怕死,早在韩信叛乱之初便派家仆南下与共尉接触。

    共尉顺势将此人策反,怂恿赵衍劝韩信称王一事也是借了此人的推波助澜。

    果然,韩信称王后,其部下虽然各得封赏,内部却出现了间隙,韩信手下又缺乏内政人才,淮军为筹措军粮稳定局势,采取了一些强制手段,引发人心浮动。

    随后,共尉秘密集结一批江东虎贲,又重金雇来的越人部落武士充作先锋,共尉亲自率军渡过长江,奇袭下相!

    这次谋划数月的反击一举将淮军与陈胜切成两半,断了陈胜的后路,为赵佗部入淮打出了极大的战略优势。

    下相不容有失,九江等地的兵卒又做出大举北上的架势,成功让东海水师误判。

    投靠韩信的东海水师主将在夜袭会稽水寨得手后,麾下亦损失不小,无力阻拦江东军卒渡江!

    为尽快歼灭共尉这支插进来的秦军,避免遭到合围,韩信遂率部在江北与共尉决战!

    淮南决战开始前,韩信占尽优势,上万名连胜三月的淮军打着漫天旌旗,声势蔽日。

    两军列于野地,仅五千不到的秦军被淮军呈月牙型包围,共尉的亲兵都上了前线。

    两军阵前劲弩轮发,樯橹钢甲不能抵挡,死者甚众!

    左右部将劝说韩信暂避流矢,毕竟位于战场中心的王车实在太过耀眼。

    “我已驾驭山河,何惧肉身生死?”

    韩信稳坐王车高台之上,意气风发的看着淮军不断冲击渐渐缩小的秦军阵型。

    “命前军”

    嘭!

    韩信话未说完,只听得后阵传来一声爆炸巨响!

    “鬼火天雷!”

    韩信不可置信的猛然回头,只见淮军兵卒们士气大挫,争相溃逃,而后方两翼各出现了一支黑压压的骑兵!

    这不是黑夫破武关时的传闻么!莫非他真有天神相助!

    “典军都尉在何处!”

    韩信撕声吼道,而典军都尉却顺势反正,命令部下解散阵型避让秦军铁骑!

    秦军铁骑趁着火药爆炸的威风杀入中军,淮军的阵型很快崩溃了!

    “主公!”

    赵衍冲上王车,劝说韩信趁秦军尚未合围突袭出去。

    韩信还欲强撑,然而一部分淮军却已经开始自行脱离指挥,游走于战场边缘,显然是被提前策反过的一些将校想要叛逃了!

    赵衍接过韩信的白银王盔与披风装成他的样子,命二三名强壮的士兵架着韩信上马,再由百余骑人马皆披重甲的骑士护卫韩信向北突围。

    至于赵衍自己则留在王车之上,继续指挥中军收缩阵型防御骑兵和溃兵的冲击。

    “严整军阵,誓不后退!”赵衍高举着韩信赐给他的大将军之剑,狂热的吼道。

    话音刚落,一发穿过战场激烈处的弩矢用最后的劲头从侧面扎入赵衍的眼珠,将他的脑袋与刚戴上的王盔死死钉在一起。

    史载,摄政十五年的新年来临之际,共尉于淮南大败韩信,阵斩伪淮大将军赵衍,擒伪淮校尉、都尉七人!

    除伪淮典军都尉间敌有功,临阵反正,豁免其罪复为东海县尉外,其余降将皆押解回咸阳问罪候斩。

    韩信被百余名甲骑亲军救走,中途走漏消息,被共尉派出追击的骑兵咬住,双方走走停停战斗一夜,待到天明时,韩信的亲军已被击溃,他本人则暂时失踪。

    ——————

    韩信从僵硬的木板上醒来,第一反应抓住了身旁的佩剑剑鞘。

    他看见了床旁边已经死去多时的亲卫,地上满是血迹,想来是流血过多而亡。

    韩信推开被挡住的门,门外还有两名不知是被冻死还是伤重不治的亲卫,一人手中握着缰绳,马却不知跑到哪儿去了。

    环顾四周,像是在一座废弃亭舍里。

    “这是何处?”

    韩信踉跄走到亭舍外,正是风萧冬返的时节,亭舍外的草木枯萎只剩干枝,韩信打量四周,见不到一个人影。

    亭舍旁是一条小江,不久前才化冻,薄冰碎片浮在水面上,韩信看见一尾船远远地游弋过来。

    “岸上可是益善侯?”船首独自撑船的老叟喊道。

    韩信微微不满,这个称呼他许久没有听到了。

    船靠了过来,韩信却没有急着上船。

    虽然郯县以及淮南北部的数县附近尚有将近两万名淮军士兵,但韩信自知他已到了穷途末路,剩下的不过是时间问题。

    赵佗领大军入淮,吴臣虽死,但他的越兵却打着复仇的旗号冲在最前面,留给韩信的时间不多了。

    “益善侯,冬天已经过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