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崇祯十五年 > 第744章 黄太吉的叮嘱

第744章 黄太吉的叮嘱(2/3)

    像是感觉到了皇阿玛的不满,豪格低下头,再不敢说话。

    黄太吉假装愁眉,转头看向代善“二哥,老十二和豪格都想去,你看谁合适啊?”

    代善稍一沉吟,缓缓说道“昌平之战阿济格辛苦了,我看还是让豪格去吧。”---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当然不能支持阿济格。

    阿济格没办法,只能悻悻坐下。

    黄太吉望向豪格“你要多少兵?”

    “除我正蓝旗本部之外,请皇阿玛再给儿臣一万五。”豪格精神大振。

    “好,朕就给你一万五!”黄太吉脸色肃然“不过朕要清楚的告诉你,河间府绝不是轻易可以攻下的,因此你此行的最大目标,并非是攻下河间府,而是袭扰京南,为我大军收集粮草,并伺机消灭吴甡。你听明白了没有?”

    “儿臣明白。”

    “色楞,鄂木布楚唬尔,善巴。”黄太吉看向一众蒙古王爷。

    “在。”三个蒙古亲贵站起。

    “你三人各统兵马,随豪格一起南下。”黄太吉道。

    听到可以随豪格南下,不用在通州攻城,三人都是喜“是!”

    “张存仁。你统汉军镶蓝旗的所有骑兵,你为豪格的辅助。”黄太吉道。

    “嗻!”张存仁出列领了令,张存仁以智谋见长,有他相助,可以弥补豪格的一些不足,由此便可知道黄太吉对豪格的栽培苦心。

    安排妥当,黄太吉再看向阿济格“十二弟,你绕行昌平,为击败明太子立下奇功,现在我军围攻通州,明国宣大总督张国维以及昌平兵,一定会有动作,你即刻返回昌平,统领兵马,令其不敢动单,同时攻掠顺义,怀柔和密云三地,以为我大军补充粮草辎重。”

    “臣弟领命。”阿济格站起抱拳。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黄太吉好像是累了,眼皮子也有点睁不开了,他喘息的说道“就这样吧,我军深入明境,绝不可懈怠,尔等一定要小心。”

    “臣等遵令。”

    帐中大小将领,亲贵王爷都站起来,向黄太吉行礼。

    黄太吉闭上眼,摆手,意思是你们都可以退下了。

    于是众人跪安,鱼贯退出大帐。

    只有豪格和张存仁两人留了下来。

    灯光下,张存仁一脸凝肃,豪格却是期盼。

    黄太吉睁开眼睛,看向豪格,非常郑重的叮嘱道“豪格,我的儿,你记好了,明日清晨你带兵离开,一人双马,每人携带十五日的口粮,河间府据此五百里,限你六天之内赶到,三天之内,如果能攻下河间府,那就是你大功,如果攻不下,那你就要立刻撤退……”

    豪格微微惊讶“皇阿玛,为什么只三天?”

    “因为此战是奇袭,既然奇袭,就是杀对方一个出其不意,你初到河间府,城中明军必然惊慌,但如果三天没有攻下,城中军心渐渐稳定,各路援兵陆续到来,奇袭变成了攻坚,你就没有机会了,因此,你必须立刻撤退,以免师老兵疲,为敌人所乘。但即便攻不下河间府,你也是大功,因为你阻止了明国援兵的北上……朕会为你记功,你明白吗?”黄太吉很严肃的解释。

    豪格明白了,点头“儿臣记住了。”

    黄太吉疲惫的摆手“下去吧,有事多和张存仁商议。”又看向张存仁“张存仁,莫忘了朕对你的叮嘱,一定要尽心辅佐肃亲王!”

    “请皇上放心,就算是粉身碎骨,臣也保肃亲王立下大功!”

    张存仁打千下跪,领了旨意。

    黄太吉欣慰的点头。

    等所有人都离开了,黄太吉在近侍的帮助下,站了起来,盯着面前的明国京畿地图,久久不说话,直到近卫催促该休息了,他才说了一句“明太子,你以为一座小小的通州城,就能挡住我大清的兵锋吗?你错了,马谡折于街亭,关云长没于荆州,都是因为太过自信啊……”

    ……

    通州。

    被建虏大军围住之后,朱慈烺迅速做出了相应的部署,建虏主力大营所在的旧城西南段城墙,由他率领密云总兵唐通、神机营李顺、精武营杨轩主持防守,堵胤锡率领徐文朴的精武营,负责对抗多铎和谭泰在东城外的人马,北门交给通州知州张凝和,通州新城因为好像并不在建虏的主要攻击范围之内,因此交给通州副将刘一松防守,玉田总兵白广恩率领精兵一千,为机动援助。

    至于保定兵和民夫兵,则依据人数,分别配置在各处。

    安排完毕,众将各司其职,士兵往来调遣之际,朱慈烺来到城中刚刚设立的兵工厂,亲自指点、视察“炸药包”的生产。

    对炸药包三个字,从堵胤锡以下,所有人都是陌生的,但听太子殿下讲解完毕,他们却又恍然大悟。

    所谓的炸药包其实很简单,就是把火药和铁钉,铁片等小型的锐器,用厚棉布包扎在一起,留一根引线在外面,包紧了,不漏气,等到战时,点燃了,抛出去,其效果和手炸雷差不了多少。

    城中不缺棉布,铁钉铁片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