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崇祯十五年 > 第736章 备战通州

第736章 备战通州(2/3)

,他曾经和我说过,他最欣赏的臣子,是于谦于少保。于少保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力排众议,拥立新君,对社稷和君王的区别,分的极是清楚。又率军守卫京师,击退鞑靼,挽大明于即倒,实乃我大明的第一臣也!京师乃是我大明的国本,亦是社稷的所在,决不能有失,不要说被围在通州的是我,就算是我父皇他本人被围在通州,以他的脾气,他也不会轻易命令京师来援。”

    事关崇祯帝,作为臣子,堵胤锡不敢轻易置评,但眼神却是担心。

    朱慈烺换了一个话题“城中军备,尤其是火药、枪弹和手雷的储备,已经点验清楚了点吗?”

    堵胤锡脸有忧虑“尚在点验中,不过除了炮用火药和铁弹比较充沛之外,枪用纸包弹和铅弹的数量都有所不足,手炸雷,更是短缺。”

    作为北运河的终点,京师粮储仓存的重地,南方到京的物资集散地,通州城中的各种民生物资,一直都是不缺的,但军备就差了一点,这还多亏在确定通州为运河防线的核心之后,朱慈烺令兵杖局送了一大批的军械和火药到通州,而建虏到运河之后,战斗一直在河岸两侧进行,因此第二批的军械和火药,原本是要直接送到运河边的,但运河败的太快,第二批的军械和火药,还没有来得及从京师送出,说起来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当初朱慈烺为通州准备的火药和军械,只是供四千人使用,现在城中两万兵,当然就不足了。

    “不能干等京师的支援,我们得自己动手,召集城中所有工匠和能用之人,用多余的炮药制作炸药包和简易手雷,城中所有可以制成武器的物资,全部征用,从现在起,通州不止是要塞,也要是一座兵器仿!”朱慈烺道。

    “臣明白,臣立刻就去办。”

    这时,城中官员和所有百总以上的将官,都已经聚集在了南门城楼之下。通州虽然是小城,但因为是京师的粮储之地,又是运河终点,因此城内衙门众多,

    漕运衙门、仓场衙门、户部坐粮厅、厘金局、还有五卫指挥使,机构林立,因此官员也是众多,站在城楼上,一言望去,只穿着官袍的官员,就有六七十个,至于武将,当然是密云总兵唐通、玉田总兵白广恩为尊,下来是通州副将刘一松,精武营杨轩,预守备徐文朴,神机营李顺,再下来就是各个千总把总,一共将近两百人,黑压压地在城楼下站成一片。

    朱慈烺走到内城墙垛边,望着下面的官员将士,用他清朗的声音,高声说道“诸位,运河兵败,下一步建虏极有可能向通州杀来,而通州是京师的门户,绝不容有失,因此,本宫决意死守通州!”

    城楼下,微微骚动,对太子殿下的决定,众人都是惊讶,运河兵败,通州已经是危急,作为储君,太子殿下应该离开通州,在建虏大军攻来之前,返回京师才对,至于死守通州,乃是臣子的责任,古往今来,除非是最后关头,否则君王或者是王储,是绝不会将自己置于可能会城破被俘的危险之中的。

    “殿下,不可呀,你应返回京城……”官员骚动,立刻就有人谏言。

    “本宫心意已决,任何人胆敢轻言放弃、动摇军心,以通虏论处!~”朱慈烺高声。

    听此,城楼下立刻就静寂了。

    待静下来,朱慈烺环视城楼下的众人“此战乃是生死之战,关乎我大明的国运,通州官员、将士、百姓,都需竭尽全力,有功赏,有过罚,任何人松懈,本宫必严惩不贷!本宫也在此立言,除非是击退建虏,否则本宫绝不会返回京师。”

    太子清朗坚定的声音在城楼间鼓荡,每一个听到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决心和战意,下面的人,也从最开始的震惊,渐渐变成了肃然---太子殿下都要死战了,他们这些官员和武将,又何敢畏惧?

    “为大明,为殿下,死战,死战!”

    精武营杨轩带头高喊。

    “死战!死战~~~”

    众将齐声响应,连白广恩和唐通都高呼,太子殿下是未来的皇帝,在未来的皇帝面前,他们岂敢不表现?

    朱慈烺微微欣慰,虽然运河败了,但城内将士战心犹在,这当然是因为有精武营的存在,若没有这支劲旅,白广恩和唐通即便再想邀功表现,怕也不会这般积极,但只靠精武营是不行的,精武营战力要想发挥,非有充足的火药和各军的配合不可。

    而除此之外,通州能够成功坚守的另一个关键在京师,希望崇祯帝不要出昏招,能够按照他奏疏中的建议来,那么,即便是有运河之败,朱慈烺也有信心扳回来。

    当然了,一切都需要黄太吉中计。如果黄太吉看穿一切,不理他这个大明太子,直接率领大军南下,袭取河间府,继而攻掠山东南直隶,获取实际的利益,他也是无可奈何。那一来,就只能期盼各处城池死守,同时,希望渡海攻击的吴三桂等人能达成战略目标,如此,一来一往,大明虽然是亏了,但却也不能算是败。

    想到此,朱慈烺转身望向城外,此时已经是中午,通州西南的原野中,建虏兵马越来越多,各色旗帜遮天蔽日,马蹄踏动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